首页 理论教育 生育礼俗的文化内涵-礼仪民俗专题

生育礼俗的文化内涵-礼仪民俗专题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这些生育礼俗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重视人类自身的延续。因此,我国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育礼俗,且在最初的夫妻祈求生育,产妇怀胎、保胎,到婴儿呱呱坠地,养育幼儿等各阶段都无不透露出了我国民众对生育子女的重视。对生育子女的重视,在传统婚姻礼俗中也同样有明显的体现。生育礼俗中大量针对孕妇、产妇的“不准”“不能”等禁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生育礼俗中很多民俗事象都透露出浓浓的巫术思想。

生育礼俗的文化内涵-礼仪民俗专题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这些生育礼俗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1)重视人类自身的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基础要素,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族的延续)。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111]其中前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得饮食起居等生活资料的手段;后者则是保障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得以延续下去的手段,“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没有人类物质生产的世代延续,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112]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但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能力低下,人们获取生活资料往往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当原始人群、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战斗时,“人”多的作用更加得到凸显。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农业的增收,往往取决于人力,因而中国人非常重视子嗣的生养。因此,我国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育礼俗,且在最初的夫妻祈求生育,产妇怀胎、保胎,到婴儿呱呱坠地,养育幼儿等各阶段都无不透露出了我国民众对生育子女的重视。

对生育子女的重视,在传统婚姻礼俗中也同样有明显的体现。如江华瑶族定日子时的“添孙酒”、平地瑶新娘进门时的“斩煞”仪式,以及部分聘礼所透露出的巫术思想,都表现出了这一点。民国时期民俗学家黄石在《婚姻礼节的法术背景》一文中,曾就结婚戒指、交杯酒等习俗所透露出的巫术意识指出:“结婚的主要目的,在养儿育女,‘百子千孙’,故用种种法术,增长新婚男女的生殖能力,好叫他们能够担负‘蕃殖尔类’的大使命。”[113]

(2)对婴儿弱小生命的全力保护。刚出世婴儿的生命力是极为脆弱的,他们尚没有掌握人类的交流方式,身体不舒服也无法告知父母,再加之古代乡村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因此古代婴儿出生后成活率并不高,如笔者母亲曾生育十个儿女,但后来长大成人的只有兄妹五人。鉴于此,古人采用了他们认为有用的一切方法来保证胎儿的顺利生产,保佑婴儿的健康成长。生育礼俗中大量针对孕妇、产妇的“不准”“不能”等禁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今天看来,或许其中许多习俗是可笑的、荒诞的,是毫无科学道理的,但那确实是湖南世居少数民族的先辈们对弱小婴儿生命的全力保护,对身体虚弱的产妇的全力保护。

(3)庆祝新的生命降临。婴儿的降临,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增添人口,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因此,人们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一个月、一百天、一年等不同时段,以不同的方式庆贺他们的降临。届时,除备办酒宴外,有的地方还要邀请戏班或者曲艺班团演出。

(4)浓浓的巫术思想。生育礼俗中很多民俗事象都透露出浓浓的巫术思想。“巫术是人类企图对环境或外界做可能控制的一种行为,它是建立在某种信仰或信奉基础上,出于控制事物企图而采取的行为。也就是说,它是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外界自然)与想象的鬼灵世界所使用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实际功效是不可验证的。”[114]英国人类学弗雷泽在广泛考察世界各地的巫术事象后,指出所有的巫术赖以建立的两个思想原则:第一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即“相似律”;第二是“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即“接触律”或“触染律”。而人类根据第一原则即“相似律”,引申出“能够仅仅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情”;从第二个原则出发,人类“能通过一个物体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被那个人接触过,而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人身体的一部分”。[115]

在湖南世居少数民族生育礼俗中有大量根据“相似律”而衍生的习俗,如“踩生”习俗中,民众以为“踩生”者的品行、命运将直接影响婴儿。张家界土家族白族民间以为“踩生”是一种预兆,所生小孩,无论性格、品行和前程等都会像“踩生”者,所以生小孩的人家,希望碰上一个品德、才能、威望各方面都好的人来“踩生”。[116]江永县、江华县瑶族民间也认为“逢生人”(即踩生人)和出生婴儿有缘分,是老天爷的安排,小孩长大后的性格、脾气、品质会与“逢生人”相同。如“逢生人”的性情文静,孩子长大就文静;“逢生人”是读书人,孩子就聪明,智商高,长大能读书求得功名;“逢生人”是生意人,孩子长大后会做生意,赚大钱。由于有这样的俗信,所以在江永、江华的瑶族区,有的父母便自己预先安排好,选择最符合自己心愿的人来充当孩子的“逢生人”。[117]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相似律”原则作用的结果。

【注释】

[1]邢军.安徽民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33.

[2]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80.

[3]丁宏,等.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280.

[4]周明阜,胡晨,胡炳章.湘西风土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89.

[5]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41.

[6]传说苗族民间产妇吃的抗冷药物,是用火炉底灰或灶上火塘烟灰若干,冲上开水而成,罩上阴阳碗,半个小时左右即可服用,一般三次即可。既抗寒冷,又有益于身体健康。

[7]湖南省花垣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花垣文史资料:第12辑·神奇的花垣·风情篇.内部资料,2007:84-86.

[8]刘琼.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生育习俗——基于两个传统土家村寨的田野调查//黄柏权,田敏,刘伦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精选学术文库:湖北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41.

[9]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3-124.

[10]刘琼.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生育习俗——基于两个传统土家村寨的田野调查//黄柏权,田敏,刘伦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精选学术文库:湖北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42.

[11]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26.

[12]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于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北京:中华书局,2008:116-124.

[13]李祥红,任涛.江华瑶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64.

[14]丁宏,等.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95.

[15]李康学.李康学文集:第九卷·古庸国揭秘.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138.

[16]张子伟,张子元.湘西苗族椎牛祭.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7.

[17]文建.湘西苗族农历八月二十八日敬拜花神的来历//张孝平,等.兰花的意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07.

[18]刘楚魁,刘红梅.梅山婚育文化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140-141.

[19]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3-124.

[20]根据通道侗族自治县平坦乡横岭侗寨村民龙义术、吴凤莲、吴国献、吴家益等口述整理。采访时间:2018年5月1日;采访人:侯文婷。

[21]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习俗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03.

[22]湖南省花垣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花垣文史资料:第12辑·神奇的花垣·风情篇.内部资料,2007:84.

[23]马本立.湘西文化大辞典.长沙:岳麓书社,2000:458.

[24]尚立晰,向延振.张家界市情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12.

[25]周明阜,胡晨,胡炳章.湘西风土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90.

[26]刘琼.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生育习俗——基于两个传统土家村寨的田野调查//黄柏权,田敏,刘伦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精选学术文库:湖北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40-341.

[27]马本立.湘西文化大辞典.长沙:岳麓书社,2000:310.

[28]丁宏,等.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252.

[29]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

[30]姚周辉.失衡的精神家园:中国民间灵魂、鬼神、命运信仰的研究与批判.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201.

[31]谷俊德.白族人为何爱胀踏公//谷利民.桑植白族博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4.

[32]王玉姝,杨宏娟.中国民族(三).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90.

[33]秋鸿.新晃侗族生活习俗琐谈//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2集.内部资料,1985:116.

[34]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4-125.

[35]湖南省宁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远县志.内部资料,2014:503.

[36]吴多禄.江永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725.

[37]龙燕怡,龙民怡.神秘大湘西:民俗散文撷萃.北京:线装书局,2015:319.

[38]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三卷.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27.

[39]黄勇.唐诗宋词全集:第六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504.

[40]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

[41]《桑植县概况》编写组.桑植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31.

[42]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5-127.

[43]当地相传三角枫洗澡可去风湿,四轮草洗澡不吵夜,苦竹叶洗澡不生狐臭,香树叶洗澡能化毒解瘀。

[44]龙燕怡,龙民怡.神秘大湘西:民俗散文撷萃.北京:线装书局,2015:320-322.

[45]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阳县志(1978-2005).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670.

[46]秋鸿.新晃侗族生活习俗琐谈//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2集.内部资料,1985:116.

[47]综合1999年、2004年修的《通道县志》相关介绍而成。[分别参考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855)、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54.)。]

[48]陆中午,吴炳升.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下册·信仰大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3-114.

[49]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7.

[50]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

[51]詹承绪.桑植白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南方民族的文化习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191-192.

[52]谷厉生.白族婴儿“洗三”怎么洗//谷利民.桑植白族博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5.

[53]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阳县志(1978—2005).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670.

[54]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4.(www.xing528.com)

[55]《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9.

[56]秋鸿.新晃侗族生活习俗琐谈//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2集.内部资料,1985:116.

[57]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54.

[58]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访问团.湖南龙山县土家族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阳盛海.湘西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2.

[59]石门县文史委员会.神奇石门:民俗卷.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116.

[60]刘琼.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生育习俗——基于两个传统土家村寨的田野调查//黄柏权,田敏,刘伦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精选学术文库:湖北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43.

[61]石门县文史委员会.神奇石门:民俗卷.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129-130.

[62]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

[63]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855.

[64]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855.

[65]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访问团.湖南龙山县土家族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阳盛海.湘西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2.

[66]周明阜,胡晨,胡炳章.湘西风土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90.

[67]《桑植县概况》编写组.桑植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2.

[68]刘琼.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族生育习俗——基于两个传统土家村寨的田野调查//黄柏权,田敏,刘伦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精选学术文库:湖北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41.

[69]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2.

[70]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4.

[71]秋鸿.新晃侗族生活习俗琐谈//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2集.内部资料,1985:117.

[72]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7.

[73]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阳县志(1978—2005).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673.

[74]赵小鹏,杨文基,梁海鸥.湖南怀化民俗史料.北京:线装书局,2007:123-124.

[75]周明阜,胡晨,胡炳章.湘西风土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90.

[76]卢国龙,汪桂平.道教科仪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158-160.

[77]彭剑秋.永顺县民族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土家族婚俗考.长沙:岳麓书社,2015:145.

[78]谷俊德.白族人家在什么情况下拜干佬儿//谷利民.桑植白族博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4.

[79]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

[80]孙秋云.湘南桂北地区当代瑶族人家宗教信仰的变迁//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系.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87.

[81]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阳县志(1978—2005).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670.

[82]据该村子弟,现在该乡乡政府工作的龙先生介绍整理而成;采访时间:2018年8月30日。

[83]二〇一七:原本误作“一九〇〇一七”。

[84]按:原为竖排,此改为横排;另原件中小孩姓名也做了一点技术处理。

[85]林良斌,吴炳升.习俗大观·中国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四辑·下.北京: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8:51-52.

[86]湖南省花垣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花垣文史资料:第12辑·神奇的花垣·风情篇.内部资料,2007:188.

[87]湖南省花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花垣县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594.

[88]周明阜,胡晨,胡炳章.湘西风土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93-194.

[89]刘能朴.梯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70-171.

[90]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访问团.湖南龙山县土家族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阳盛海.湘西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2.

[91]永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顺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547.

[92]万里.湖湘文化辞典(6).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76.

[93]刘冰清.傩文化的家庭伦理内涵——沅陵傩文化的个案研究.沧桑,2005(5):27-29.

[94]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54.

[95]张世珊,杨昌嗣.侗族文化概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1.

[96]林良斌,吴炳升.习俗大观·中国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四辑·下.北京: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8:48-49.

[97]陆中午,吴炳升.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辑·下册·信仰大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4.

[98]秋鸿.侗族宗教迷信习俗//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22集.内部资料,1985:132-134.

[99]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56.

[100]李一西.会同侗族风貌//会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会同文史资料:第2辑.内部资料,1987:94.

[101]彭剑秋.永顺县民族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土家族婚俗考.长沙:岳麓书社,2015:146.

[102]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阳县志(1978—2005).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670.

[103]万里.湖湘文化辞典(6).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76.

[104]孙秋云.湘南桂北地区当代瑶族人家宗教信仰的变迁//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系.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85.

[105]杨焕礼.女儿林和男儿树:寻觅绥宁苗族风俗之八.绥宁民俗公众号“古苗疆那些事儿”.WechatID:gh_2e716d60d788.引用时间:2018-02-26.

[106]彭剑秋.永顺县民族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土家族婚俗考.长沙:岳麓书社,2015:145.

[107]谷忠诚.民家人生小孩后为什么要植同庚树.//谷利民.桑植白族博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8.

[108]陈幸良,邓敏文.中国侗族生态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240.

[109]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36.

[110]左汉中.湖湘图腾与图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205.

[1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12]张森林,孙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

[113]黄石.婚姻礼节的法术背景.黄石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75.

[114]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37.

[115]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等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19.

[116]尚立晰,向延振.张家界市情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12.

[117]谢明尧.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