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法理学的方法:《法理学导读》

学习法理学的方法:《法理学导读》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理学课程是法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内容枯燥、深奥,颇令法学师生头疼。在法理学课程学习中,思考的过程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而以宿舍为单位或兴趣相投的同学间对与法理学课程有关的问题进行课后讨论,可以提升同学们自身的法学素养。

学习法理学的方法:《法理学导读》

法理学课程是法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内容枯燥、深奥,颇令法学师生头疼。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奥斯汀曾于1828年在伦敦大学讲授法理学课程,因他的课程概念分析过多、内容单调乏味,很不适应把法律只当成一种实际业务的英国学生的需要,所以未受欢迎,奥斯汀被迫辞职,潜心于理论研究。[3]枯燥、乏味似乎就是法理学留给法学师生的面向。然而,法理学课程亦有其生动、有趣的一面。学者朱苏力对“秋菊打官司”“夫妻看黄碟”的个案分析生动、贴近现实,对本书编写者触动很大,原来法理学课程离现实生活并不遥远。以下是本书编写者指导学生学习法理学课程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减轻一些同学学习法理学课程的“痛苦”。

1.多看

(1)多看教材。学生看教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一些同学在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意志松懈、“自我放任”,不预习,不复习,只是上课听一听。对于法理学课程这样一门认真学都不见得就能全懂的课程,这样的学习态度只会增加学习的难度。

(2)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热点法律案件,培养对法学专业的兴趣。关注诸如郭德纲和曹云金师徒之争、聂树斌案、“辱母杀人案”等热点社会事件及法律案件,分析其中的法学理论问题,能够激发一些同学学习法理学课程的热情。

(3)选择阅读一本水平较高的法律随笔性的书籍,开阔自己的法学视野。阅读水平较高的法律随笔性书籍,其实就是在学习一些成名的法学学者如何运用法学思维思考问题。时下,适合新生阅读的法律随笔性书籍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贺卫方的《超越比利牛斯山》、舒国滢的《在法律的边缘》、王人博的《桃李江湖》等书都值得一读。

2.多思

论语》曾言:“学而不思则罔。”在法理学课程学习中,思考的过程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思考的问题既包括法理学课程教材上的内容,也包括现实中发生的法律事实,甚至在“娱乐”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思考的机会。如某报报道某一乡镇计划生育宣传画采用了李宇春的照片,并配以“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宣传口号。看到这样的报道,恐怕就不只是产生“李宇春是男是女”这样的疑问,该事件会促使学生思考,该行为有没有侵犯他的偶像——李宇春的权利?侵犯的权利是什么?如果李宇春在意这件事,她将如何维权?这尽管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但对此事件的思考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多问

多问,排解心中的疑惑。法理学课程对初入法学门径的新生来讲是一门难度不小的课程,一些内容,同学们看了也思考了,还是不明白。向老师、学长或其他同学请教就是解惑的一条捷径。(www.xing528.com)

4.多讨论

法理学课程讨论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后讨论。自由、理性的课堂讨论会在同学间形成一种宽松的思想交流模式。而以宿舍为单位或兴趣相投的同学间对与法理学课程有关的问题进行课后讨论,可以提升同学们自身的法学素养。新生来自五湖四海,思维方式迥异,通过讨论,交流思想,开阔思维,相互促进。

5.多记忆

本书编写者曾在课堂上戏言,“选择了法律,你就选择了艰难”。法理学课程学习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大量的概念、原则、原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记忆是掌握法理学课程知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以上只是本书编写者在法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愚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汶川地震后,教育部于2008年9月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的内容。2014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3]参见刘全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