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善捐赠的定义、类型和规定

慈善捐赠的定义、类型和规定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定义和类型慈善捐赠,是指出于人道主义动机,捐赠或资助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无条件捐赠意味着受赠人可以自由支配被赠予的财产,相对于附条件捐赠,在参与人订立赠与合同时并没有附加设立任何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慈善捐赠的定义、类型和规定

(一)定义和类型

慈善捐赠,是指出于人道主义动机,捐赠或资助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公共关系的慈善捐赠工作除了捐赠现款与实物外,还常常借助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慈善事业,引起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普及人道主义及社会公益思想、从而改善慈善机构的物质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正义爱心。其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一般目的的捐赠和特定目的的捐赠

当捐赠人捐赠时,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捐赠目的,这就是一般目的的捐赠,之后捐赠人可以将其捐赠的财产用于非指定的公益目的。而特定目的的捐赠,是指捐赠人在捐赠时限定了捐赠的范围和使用目的,那么只能将捐赠财产使用于捐赠人指定的公益目的。

2.附条件的捐赠和无条件的捐赠

从捐赠的内容与表现方式还可以这样划分:附条件的捐赠是指通过约定,捐赠人设定使用条件,对赠与财产适用什么对象、适用的范围等,受赠人需要受到制约。在附条件捐赠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捐赠人也有权力监督赠与财产的使用情况,如果受赠人没按照约定使用,捐赠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所以,针对附条件的捐赠,因为捐赠标的的归属情形不一样,受赠人、受益人将会受到更为严格的法律监督。无条件捐赠意味着受赠人可以自由支配被赠予的财产,相对于附条件捐赠,在参与人订立赠与合同时并没有附加设立任何条件。这与一般的赠与合同相似,可以用一般赠与合同的法律规则进行规范。

3.直接捐赠和间接捐赠

直接捐赠是指捐赠人将款物直接捐赠给受益人,受益人和受赠人相同,优点是效率较高,行为透明,不足之处是缺少专业化和职业化,覆盖范围不广。间接捐赠则比较符合公益慈善捐赠的基本特征,捐赠人首先将捐赠的款物先捐赠给公益组织,然后该组织机构按照公益目的再分给各受益人。这种资助比较具有普遍性,不仅仅局限在小范围内的有限的特定人群。《公益事业捐赠法》中调整的公益慈善捐赠即为间接捐赠。(www.xing528.com)

(二)捐赠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但法律并未解释如何对非货币财产的价值进行认定,需要民政部和财政部出台并完善相关的机制。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的责任和义务。

(三)禁止行为

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