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边市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源自于1833 年美国掀起的“便士报纸”运动。19 世纪30 年代《纽约太阳报》率先以1 便士的价格进行售卖,成为第一份获得成功的“便士报纸”,而此前纽约所有的报纸售价都在6 美分左右。“便士报纸”的出现引发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传播革命”,美国的报业因此迅速走向繁荣。“便士报纸”在商业模式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创造性地运用了“价值补贴”方法。
双边市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源自于1833 年美国掀起的“便士报纸”运动。美国早期的报纸售价比较昂贵,在独立战争期间订一份报纸每年需要6~10 美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两周的工资。报纸价格昂贵的原因在于制作销售报纸的全部成本都是由买报人支付的,这导致一般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报纸。19 世纪30 年代《纽约太阳报》率先以1 便士(最小的货币单位)的价格进行售卖,成为第一份获得成功的“便士报纸”,而此前纽约所有的报纸售价都在6 美分左右。[1]《纽约太阳报》之所以能以非常低廉的价格销售报纸,是因为其革新了商业运作模式,将报纸的利润来源从买报人转移至广告商。这类报纸专业性不强,内容浅显易懂,以低廉的价格扩大发行量,然后再拿出相应的版面吸引广告商发布广告,并从广告商赚取大量利润。“便士报纸”的出现引发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传播革命”,美国的报业因此迅速走向繁荣。
“便士报纸”在商业模式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创造性地运用了“价值补贴”方法。一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只需要以极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报纸,这使报纸的读者数量得到大幅增长。二是通过安排广告版面来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并从广告费中获取利润,因此虽然销售报纸收入减少,但从总体上看报纸带来的利润是增加的。三是通过不断优化报纸内容来吸引读者,增加读者的数量,进而吸引广告商投放更多的广告;而丰厚的广告收入又能足以维持低廉的报纸售价策略,从而促进报纸的良性发展。(www.xing528.com)
从“便士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虽然当时并未有双边市场的概念,经济学界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但是双边市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早已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