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意见》明确指出,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很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体育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积极推进体育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微格教学、在线开放等形式的课程等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进入体育教学领域,逐步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络和数据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远程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网上指导等提供了新的渠道。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视听技术的结合,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直观,知识含量大,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
(一)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体魄强健、人格健全的合格体育人才的重任,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将教书育人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体育教师,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强教师自身建设的需要。因此,教育科研能力也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
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从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研究和创造活动。体育教师进行的研究大多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与对象开展的,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由探索定向的能力、整合思维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研究的能力构成。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申报课题、设计方案、组织实验、测量统计等具体操作,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要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从新的视角和新的高度分析、思考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和健身指导提供更先进、更合理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实现体育科学研究的突破。
体育教育应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中强化对学生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将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学、体育文献检索、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系列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走出体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特别是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无关的认识误区等。
(二)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现状的调研
尽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中不乏优秀者,但为数不少的学生知识不全面、功底不扎实、方法不科学的问题还客观存在,这也影响了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因此,办学者和管理者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之前,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看法,掌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现状、社会需求现状。有必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发展战略,建立起地区乃至全国人才市场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最好还要跟踪把握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学校要注重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把社会需求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上。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需要什么,学生想学什么,真正让教师教有所长,让学生学有所用,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辟择业就业门路。
从调研中发现,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存在一个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许多学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倾向于选用进入教学工作快、组织管理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因此,我们应该遵循通识教育理念,改变目前制订培养方案的封闭性,让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结成一个充分互动、资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让这些利益共同体中的成员都实质性地参与制订本科培养方案,从而使学生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平行发展,使培养的人才最大限度地被市场和企业所接纳。
加强通识教育要求学生选学语言、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变教学模式,一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性,使学生自己愿意学;二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和知识的权威。信息技术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互动、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知识的流动、学者的流动、学生的流动、课程内容的流动都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创业教育,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创造条件和环境,帮助学生创业。由此看来,未来社会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的变化,无疑将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产生深刻影响。
(三)我国教育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按照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应该在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的基础上,考虑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据此,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将体育教育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规格、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
1.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学生能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综合素质。
2.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类(www.xing528.com)
学校要培养应用型和基础性、学术型相结合的人才。既强调应用性,又兼顾基础性、研究性,既培养一部分应用型人才,又为适量有学术发展潜力的学生打好继续深造学习的基础。
(四)培养模式的复合性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设想制订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培养方案。遵循特色发展、分类指导和不走同质化道路的原则,确定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培养规格的层次性
与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相呼应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应用型人才在通识教育方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专业知识的广度方面达到学术型人才的要求,在专业技能方面高于学术型人才的要求,但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整体素质方面低于学术型人才的要求。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对体育知识和技术较强的获取与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胜任体育教学及与体育相关的服务和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有了清晰的培养规格结构体系,就可以对不同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结构调整,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样性。对学术型人才侧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突出基础性、全面性、通用性,为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做准备;对应用型人才则要侧重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技术技能培养,具备胜任学校体育工作的专业能力,体现体育教育的专业特色,同时也具备从事体育相关工作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课程设置的应用性
1.构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课程体系
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为指导,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作为基础部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较大比重,专业课程部分所占比重较少,以此强调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以应用导向的课程观为指导,确立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大教学观,按照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课程。课程设置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突出专业能力,以运动技术技能为主线,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又强调运动技能培养,力图通过实践过程将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融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适用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指导性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实用性,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按照能力中心课程观进行课程设置
能力中心课程观重视社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注重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际应用能力。按能力中心课程观编制的课程,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相呼应。
隐性课程是学生自发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强和巩固显性课程的学习,具有潜在的教学力量。学生在学习期间,于课堂教学领域之外所获得的多种体验与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着他们的学识、情感和气质,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