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这对获得教师的身份认同和学生的尊敬、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至关重要。但受加强通识教育,增加选修课程学时比例的影响,专业技术课学时偏少。通识教育中“厚基础、宽口径”提法的主旨是为了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和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专业适应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淡化专业。鉴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滑的现状,不仅不能削弱专业教育、淡化专业,而且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对体育教育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简单地以专业口径的宽窄作为评价专业合理性的标准也是不客观的,因为近代以来,专业口径经历了一个由宽到窄再到宽窄并行的发展过程。宽窄并行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专业技术课程学时的减少,导致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开设比例下降,使学生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难以胜任基本的教学、训练工作。正如著名体育家马约翰先生所说:体育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掌握好各项运动技术。否则,想深入研究,根本深入不下去。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学时不能因为提倡通识教育就盲目缩减,应该以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在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中,向学生渗透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等,以利于体育教育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选修课比例增大但内容较庞杂
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面狭窄的毕业生很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作环境的快速变化,也就难以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所以,拓宽专业面,变专才培养模式为通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的工作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既是现实社会的要求,也是一种世界趋势。
选修课门数的增加,为学生拓展了自由选课的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但部分学校在培养方案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背离了选修课能够拓展学生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初衷。选修课学时比例虽然很高,但类别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学内容交叉重叠多。选修课程应该围绕本学科主干课程开设,限制无关课程的设置。将选修课与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通识教育课程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领域,课程设置可以推进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一些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常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合而成。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是公共必修课的主要课程,并执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公共选修课一般包括文学、艺术类等课程。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设置中,对体育史、体育哲学、体育美学、逻辑学等人文社会类课程重视不够,并且必修课中大部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注重了对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工具方法类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不够。
(三)教师教育课程种类单调,学时不足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重视教师教育、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的必然需求,也是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
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等课程。专业知识课程要求具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理论、体育教学论等;专业技能课程强调的是体育教育教学的技能训练、信息技术、健康教育、生存技能等;实践能力课程主要涉及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语言与交流技巧等。
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体育学和教育学,从目前一些学校关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来看,以体育学知识的课程为主,而涉及教育学知识的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相关课程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等基础理论课,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基础体育教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已经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院校应该继续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与创新,没有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校也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对教师教育课程给予重视与加强。
(四)原因分析
现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1.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沿袭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传授为最高目标,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教学基本功差、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团队精神、吃苦奉献意志也还需锤炼。传统教育模式以学科体系构建课程,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面向实际应用选择课程,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培养应用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往往是先上理论课程,再上实践课程;专业课程通常是先上技术课再讲理论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各成体系、相互独立,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现行的课程考试或考查,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偏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考核,缺乏对学生能力评价的标准和具体的考核办法,不是对教育成效的全面、准确的评价。由于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教育评价标准的片面性会导致教育结果的片面性。
3.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缺乏社会实践,步入大学阶段后实践育人机制又不健全,再加上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就使得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完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三要素,其中实践能力是基础。学生不参与实践,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也就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至关重要,特别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设计和投入力度。
4.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狭隘
实践教育环节不仅包括传统认识中的教育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还应该包括实训、实验、调研、参观、考察和志愿者服务等。对教育教学实践内容的认识不能仅限于实习、论文,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也不能只限于课堂、学校。应该树立开放意识,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将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各学科知识相融合,加强立体的、系统的、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客观分析了现行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与统一。现行培养方案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从课程设置来讲,都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问题。通而不专,难以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专而不通,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要求。两者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人才。第二,高等体育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的协调与衔接。突出表现在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接不够,体育教育本科生走上教师岗位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胜任基础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第三,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分类。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分类不清。对已有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在理论认识和教育实践方面相对模糊,缺乏与专业性质和专业核心价值高度吻合的核心目标。第四,培养规格的特色与层次。现行人才培养规格呈现出综合性大学的全面性、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和体育院校的专业技术性的不同特色,但没有体现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的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层次性差异。第五,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专业技术课程学时减少,导致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选修课比例增高但内容较庞杂。通识教育课程重政治素质、轻人文素质。第六,实践环节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实践环节缺乏顶层设计,系统性、衔接性不强。第七,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现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不能动态地把握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量,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现状调研不足。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归于下列原因:教育理念没能体现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时代性特征,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缺乏清醒的认识。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未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忽视生源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受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教育的认知不足。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封闭保守,与社会、企业、学生的沟通不足,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五)为调整优化培养方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部分面向高等教育。然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辐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层次,贯穿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应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全面需求,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满足个人多样化体育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性的体育教育人才。学前体育、老年体育、特殊人群体育、休闲体育将随着终身体育的开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体育教育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书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 2 1—2 0 2 0年)》,广泛吸取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了解本专业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出调整与优化培养方案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
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是以全面发展为本,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具体体现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培养学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培养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所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人才现实的创造力与潜在的发展力,是社会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优劣的基本标准。高等学校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全程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体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教育,可以达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社会化等目的。因此,充分发挥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教育作用是调整与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时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
2.提倡通识教育,加强人文教育
许多学者把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学科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通识教育,所以,现在许多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将基础教育类课程统称为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注重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关键和实质是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因此,在调整与优化体育教育培养方案时,第一是应体现科学的体育教育与人文的体育精神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第二是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通识教育的目标,切忌盲目照搬某种模式;第三是要建设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不能搞成入门课、快餐课、加餐课、拼盘课、娱乐课。要建立课程标准,确保其教学质量;第四是改善通识教育课程组织和教学的方法,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第五是防止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通识教育可以拓宽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也可以通过价值导引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它们共同构成人才成长的基础。
3.转变教育质量观
应该将素质质量观和大众教育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的调整中。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观应实现重点的转移,从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转移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态度、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较强的职业转换能力上来,并创造性地开展与学校体育相关的其他工作。
4.与基础教育改革相衔接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加快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进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化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配角,由简单的教学型转化为具有科学素养的教研型。因此,现代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掌握综合性的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课程设计、开发和利用能力,以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和要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不断完善,对体育课程综合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目标统领内容的课程内容结构,要求体育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成为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创新者、建设者。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的重视,要求体育教师增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育人为宗旨,努力适应社会、学生和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要求体育教师要认识到现代体育的本质和核心价值是教育,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原有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等已明显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要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体育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体育师资的高等院校应该主动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来制定体育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以期实现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无缝衔接。(www.xing528.com)
5.明确培养目标
实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首要的是制定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养目标。
6.明确培养目标的内涵
专业培养目标是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的人才除提出学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要求外,还涉及对学科性质和特殊的职业要求。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规范与要求,体现出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又与社会要求的人才具有知识的广泛性存在矛盾。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众多,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变动性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成为沟通与反映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和学校培养人才专业性标准的桥梁,从某种程度上协调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知识的广泛性与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具备目标定位明确、稳定,培养方式科学,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强这些特点。因此,从体育教育价值具有多重性的角度考虑,培养目标要符合社会需要、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的需要、符合专业拓展的需要,这是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符合社会需要,就是要树立面向社会的理念。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运行都应服务于面向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目的。为了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方向性和基础性,学校中设置的各个专业应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办学定位,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持专业主体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体现职业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就是要突出地域特色。我国是一个地域差异显著的国家,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地域高校的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等不尽相同。培养目标应该以地域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相应地有所区别,以彰显地域文化,体现出地域性差异,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为地域经济服务。
符合人的需要,就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要求,更有必要提出增强国家意识、社会意识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育人为本还应该结合体育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以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为媒介,将健康、安全、终身体育等理念渗透到育人环节中。另外,以学生为本,还要求学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也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者,在课程设置上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自由度和选择性。
符合专业拓展的需要,就是围绕专业特点,拓展专业方向,体现学校特色。专业口径反映了专业设置的统一性要求,而专业方向则可以使同一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由于其涉及范围小、易调整,所以既能够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又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有助于协调好专业稳定性和社会需求动态性之间的关系,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六)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
通过课程体系中课程结构的变化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是积极、稳妥、可行的做法。以专业平台为依托,调整课程结构,将理论的、应用的和技术的课程序列化,依据不同的结构层次来设定学术型课程、技术型课程以及实用型课程。精选课程内容,使课程既具有学术理论性质,又具有实用价值。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可以增强专业教育的灵活性,使学生接受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和训练,也能加强体育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加强中学培养年级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避免单纯因人设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计课程分类,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使设置的课程既能达到培养目标,符合培养规格,切合社会需要,又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可以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建议将思维的发展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独立单元对待,并在课程选择、设计、编制以及实施过程中,关注如何促进判断力、分析力、推理及批判质疑能力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1.大力压缩总学时,精减课程门数
大力压缩总学时,控制总学分,使课程结构化、简约化,既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目前实施的主干课程领域化,是课程内容综合化的集中体现,起到了精减课程门数的作用。
2.精选教学内容,增加选修课
精选教学内容,选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内容的重复率,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修和从事实践创新活动。从世界范围来看,增大选修课比重是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为了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和幅度,可以开设不同专业方向的、短而精的模块化课程或选修课程。这种设计灵活方便,能利用专业大类的整体优势,还能发挥各专业方向的个性化功能。
3.选准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一定的实践环节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要重点突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应该考虑构成本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的知识体系。
4.加强教师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于大学化和专业化发展阶段。教师教育大学化和专业化的趋向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促使专家和学者们认真审视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适应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和体育教师教育大学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建议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
5.注重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与课外科技与文化活动正在成为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对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拔尖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阶段、有步骤的实习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教育实践的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化和教师全面技能的培养。顶岗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教育实践能力,促进高等体育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合作与互助式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注重顶层设计,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经验值得参考。
北京体育大学在2012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实践环节的改革经验值得其他院校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构建由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合理增加实验、实习、观摩等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的学分,大幅提升课外实践占总学时的比重,并增添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实践和体现行业特色的体育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等课外实践环节,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更具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更符合时代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建议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建设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6.优化课程体系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1)传统课程与现代课程的关系
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性的。当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课程内容也需要变革。要用现代观点来选择、更新传统课程,增添现代课程。除了传统意义的田径、体操和三大球项目,还要增加轮滑、网球、高尔夫球等新兴时尚的体育课程。
改革教学范式:打破以知识传递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的传统教学范式,彰显现代课程教学学术性、民主性、协作性的三大理念,同时注重学生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2)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战术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教育不仅是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还应该以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媒介,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保健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等渗透到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3)综合与分化的关系
课程的过度分化容易使系统的知识结构遭到“肢解”,造成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支离破碎。因此,将相关科目课程加以整合有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
(4)学术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在掌握高深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的同时,还应该掌握实用的知识与技能,避免所学知识与技能学了用不上,可用不好用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