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建构理论简析:中学体育教学与创新研究成果

媒介建构理论简析:中学体育教学与创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沃尔特·李普曼、乔治·格伯纳、尼尔·波兹曼、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在吸纳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建构理论以揭示现实生活环境之外的另一个环境—拟态环境的奥秘,由此引发了对传播环境下人类生存境况的另类关注。以媒介建构理论为视角来分析信息技术如何建构体育教学语境?

媒介建构理论简析:中学体育教学与创新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学校体育带来空前的冲击。正视这种冲击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提。

20世纪初,传播功能开始重视长期传播效果的研究,其关注点从显性功能向隐性功能转变,主要关注媒介传播如何表征社会和受众在传播环境下思想及行为的方式。以沃尔特·李普曼、乔治·格伯纳、尼尔·波兹曼、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在吸纳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建构理论以揭示现实生活环境之外的另一个环境—拟态环境的奥秘,由此引发了对传播环境下人类生存境况的另类关注。

1922年,美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是由传播媒体在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是经过传播媒体选择、加工后向人们提供的模拟环境。人们往往将拟态环境当成真实的现实环境而接受,并据此做出行为反应。

“由于真正的环境总体上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而无法直接去了解。”李普曼认为人们由于受到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于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直接的经验性接触,只能通过各类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和认知世界。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习惯生存在被隔离在感性世界之外的拟态环境之中,受众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适应报纸和广播营造的拟态现实,并在这种环境中塑造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模式。

马克思认为“人永远不可能超越历史传统与现实所赋予他的物质生产条件及其文化与观念”。20世纪60年代末,电视媒介的兴起使拟态环境更加逼真,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有了新的突破,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人是环境的主体,应当靠自己的力量确认自己的环境,但现状却是人只能依赖于信息环境及其赋予的定义而生存。”藤竹晓认为人们根据拟态环境来认识世界并产生行动反应,这使得拟态环境中人们的观念、价值判断、行为乃至生活方式等很快演化为社会的流行趋势,甚至变成真正的社会现实。

而今,更多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使得人们的思维和活动更加容易被技术逻辑所缠绕。信息技术营造的是一个能够让受众进行实时反馈和主动参与的拟态环境。信息技术所营造的环境不再局限于对真实环境的模拟,而是已经超越了真实环境,人们生存在一个超出自身感受的拟态环境之中。(www.xing528.com)

从报刊时代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到电视时代藤竹晓提出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再到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现实系统,信息技术无时无刻地应用拟态环境的不断环境化侵袭与渗透现实世界。

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认为电视内容对观众的现实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效果的规模,远远不及对于稳定作用的方向来得重要。”涵化理论研究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其关注点不在于媒介特定的内容或具体、短期的效应,而是在长期媒介使用中积累起来的整体模式。它从长期和宏观效果的角度进一步推进了李普曼关于拟态环境的假说—电视重复性大批量生产的信息和图像的模式构成了主要的共同环境。

1967年,格伯纳开始进行探究成长和生活在一个由电视主导的文化环境中的后果。他认为电视是一种仪式性而不是传递性的中介,它创造出了一种未必真实、却因人们相信而成为现实的世界观。电视通过主流化过程(尽管受众的人口统计指标,如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尽相同,但接触电视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形成同一的、标准化的意识形态)和共振过程(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和他们日常生活经历的事件不谋而合时,两者的叠加会强化电视的信息效果)来产生涵化效果。电视对受众的涵化影响无法用精确的科学方法来衡量,也不可避免地和其他文化因素纠缠在一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IPTV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开始出现,虽然与传统的视听媒体相比,它们的符号内容、传输方式、接收环境以及对受众的影响都发生了本质变化,但是涵化效果却依然存在,只是其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再是线性的、单向的、整体的,而是动态的、多元的、分化的,研究者们在互联网涉入度与涵化效果的关联性研究时发现:受众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越长、关注程度越高,他的社会认知更接近互联网的媒介现实。这使得涵化理论具备更强大的阐释力和宽容度,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Rowe认为:媒介是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再现体育的。媒介不仅使得体育能够被世界范围内数目巨大的受众所接触,而且还服务于这些受众。通过无休止的、无所不在的过程(展示、发声、讨论和描绘等)来复制和改变着体育文化。以媒介建构理论为视角来分析信息技术如何建构体育教学语境?如何改变体育教学对象?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体育教学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深层次影响,可以深入地解析由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而引起体育教学变化的文化动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