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战骨当速朽。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三》
品格故事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国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力渐渐强大起来,齐国国君齐桓公派鲍叔牙率大军讨伐鲁国。
听说齐国的军队到达了鲁国边境,鲁庄公和群臣惊慌失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听说此事,主动前来求见鲁庄公,为他出谋划策。
鲁庄公看到曹刿胸有成竹的样子,问他:“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形势随机应变,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更不能采用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意和陛下一同率军前去作战,根据实际情况来指挥战斗。”鲁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道理,于是同曹刿一起率军迎敌。
齐、鲁两军在长勺展开了战斗。齐国主将鲍叔牙因为一路进军非常顺利,不免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鲁庄公见此情形,也想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劝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
鲍叔牙急不可耐,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军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鲁军是因为害怕而不敢迎战。稍作整顿,他又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此时,曹刿才果断地告诉鲁庄公,现在全军可以击鼓冲锋了。随着鼓声响起,鲁军士兵个个跃跃欲试,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弃甲,狼狈溃逃。(www.xing528.com)
鲁庄公见齐军败退,兴奋不已,下令立即乘胜追击。曹刿急忙阻止。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时车轮的痕迹,又登上战车向齐军逃跑的方向瞭望了一阵,才让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最终,鲁军追敌三十多里,大获全胜。
战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攻时才要下令出击呢?”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敌人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气正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第三次时我军才击鼓进攻,士气十足,自然能把对方打败。”鲁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你却不让我马上下令追赶呢?”曹刿笑了笑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恐怕有诈,齐军虽然撤退,也要特别提防。所以我先察看后断定他们没有埋伏,才能追击。”鲁庄公听完,恍然大悟,对曹刿佩服不已,恭敬地对他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曹刿一战成名,战后,鲁庄公立即通告文武百官,封曹刿为大夫。
品格传承
七亘村伏击战
七亘村伏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英勇打击侵华日军的一场著名战斗。
1937年10月1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太原,同时支援配合国民党军队在娘子关作战,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奉命率部进驻山西省平定县马山村,准备侧击西进的日军。
七亘村地处交通要道,是附近测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向平定县城输送军械、弹药和粮草的日常必经之地。一二九师师长深入当地考察地形,发现七亘村村边的小道宽不足2米,出村子后道路穿过峡谷,路窄谷深,是理想的伏击之地。
25日,根据确切情报,日军辎重部队次日必经七亘村。于是八路军指战员当即立断,决定在七亘村打一场伏击战。
七七二团承担了这次伏击任务。战斗中,日军兵力无法展开,其火力优势受限,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日军伤亡惨重,丢下300余具尸体、300余匹骡马和大量军用物资,仓皇逃跑,七亘村第一次伏击战取得重大胜利。
七亘村伏击战后,日军在平定县城的物资告急,使得测鱼镇的日军焦虑不安。日军认为八路军在七亘村伏击胜利后会立即转移,于是准备再次经七亘村向平定县城运送军用物资。与此同时,一二九师师长也得到了相关情报,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再次在七亘村伏击日军。
27日夜晚,七七二团返回七亘村村西再次设伏。第二天上午,日军辎重部队再次被埋伏在这里的八路军团团围住,第二次伏击战八路军又取得了胜利。
七亘村伏击战中八路军勇而有谋,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极大提升了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