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评价是重要的方面。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政策落实的程度。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评价”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课程评价。《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并且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社会、学生及家长的观念中重视升学考试科目,校长追求“升学率”。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据访谈和调查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体育课课时不足、而且经常被挤占,学生除了文化课外,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其地位无法保证。
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安排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经访谈和调查,大部分孩子每天写作业要写到晚上十点,甚至要熬到十一点至十二点。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以前中学生玩的时候主要以“动”为主,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滑冰等,都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以“静”为主,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和看电视,经常就是好几个小时,对身体极为不利。
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受到“高考和中考”指挥棒的束缚,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了争取好成绩,把智育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而体育被置于若有若无的位置。加之学生从小在家长重智轻体的影响下,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有辉煌的前程。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家长认为子女的体质健康只要平时注重增加营养即可,参加体育锻炼用处并不大。
导致缺乏体育运动成为中小学普遍问题,体育课开课率不足,基本不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学校不在少数。学校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形成的应试教育现状,必然以牺牲青少年体质为代价”。杨桦委员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要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的比重,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教育部于2013年开始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调查和访谈中,许多中学体育教师明确表示,教育制度、评价机制不改革,学生、家长、校长对课程的评价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价值取向,体育课程的地位就不会发生根本的改观。在这样的评价观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很难有根本性的转变。显然,评价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体育课程价值实现的根本因素,教师观念和行为只有在评价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解放。
只有真正的改变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的意识培养、媒体宣传等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得以实现。(www.xing528.com)
对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要动员和提倡家庭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家庭要以榜样的身份出现在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视野中,首先要创造机会使孩子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其次还要根据青少年的能力和爱好,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中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为建立和谐家庭打下基础。
评价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亟待学校、家庭、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媒体要加大宣传青少年体育运动,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质增强的学校体育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人了解学校体育、关心学生体质,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体育观和教育观。首先要通过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和专版等方式,增大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报道力度,尤其是青少年健康和健身活动,提升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使全民族身体健康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其次要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素质的良好舆论氛围,在此基础上号召全社会为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多做贡献。
所以,体育课程价值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教育制度、社会制度影响下(文化、教育、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课程主体、课程客体、课程中介,课程价值活动等诸要素的合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目标。
[1]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第6页,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http://edu.people.com.cn/n/2012/1221/c1053-19968556.html.
[3] http://edu.people.com.cn/n/2012/1221/c1053-19968556.html.
[4] http://edu.china.com.cn/live/2012-12/18/content_17738292.htm.
[5]罗树华:《教师发展》,第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6]仲小敏:《地理课程价值实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第259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第87—91页,华东师范大学,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