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关注成功,熬夜、应酬、过劳,对成功的渴望透支着身体的能量。人们关注成绩,孩子的努力只体现在成绩单上,体重、体能并不成为教育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于2007年5月正式出台,自出台以来在全国上下普遍展开阳光体育政策,从而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同时也有效的抑制了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来看还比较薄弱,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甚至于有的学校依然没有开展体育课程,或者是开展了但是被其他的课程挤占的现象,学校体育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青少年体质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的历次考试压力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学校办学的标尺,可以说这些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大多数校长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下也只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
调查发现,新课程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当前,导致音体美教育难以优质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第一’的心态。”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已多年,但是收效甚微,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依然只注重升学率,对于没有列入考试科目的体育等相关课程没有给予重视。总体上说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依然围绕升学考试,整体上仍处于灌输知识的阶段,在所有的课程中,只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应试科目,体育等相关课程的教育仍旧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重视体育课的原因是为了通过体育考试。”“现在中考体育占30-40分,这个比重很高。所以,初中阶段体育工作开展就比较顺利,但是体育跟高考不挂钩,学生对体育会考的重视程度很差,不少家长给孩子开免考的假证明,就是为了让孩子‘挪用’体育锻炼的时间。”
◆“任课老师兼职体育课程,由于这些老师一般达不到专业水平,所以很难达到教学质量和课程目标要求的水平。”
◆“在目前的情况下,增加体育课课时是一种强制措施,但是从长期效果来讲,只有改变‘体育应试’的想法,把体育真正当作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体质才能在根本上得到增强。”
◆“我们学校有6名体育老师,在当地,其专业化和水平都是超前的,但有4个是我们学校自己聘用的,学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维持。我们之前的5个班级配备一个体育老师的设想,和现实难以吻合。”(www.xing528.com)
◆“即使学校留的作业不多,但各种辅导班成了家长给孩子留的‘无形作业’,孩子连各种补习班都应付不过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操场跑步和打球。”
◆“片面追求升学率让体育课成了‘应景课’。期末考试和中考等是学生最为紧张的时期,一到这种时期,学校就主动的砍掉音体美等课程。我们当然知道音体美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但是如果在这类课程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升学率很可能就会下降,相应的学校的生源也就成了问题,没了生源,校长和老师也就没了其存在的意义。”
◆“不少校长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升学率才是学校最大的成绩。体育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校长和老师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制约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实现的根本问题就是“应试教育”问题。可以说,这种“应试教育”思想从校长、教师,再到学生已根深蒂固。学校要生存和发展考察的就是升学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师在晋升职称、工资收入、工作环境、科研任务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压力,同时还存在劳动得不到领导承认和客观评价,教学、训练、科研成果得不到认可和回报等问题。体育教师面临不公正的评价机制、超负荷的工作量、较低的收入水平、普遍的身体亚健康、较低的社会地位、单调狭小的生活圈子和各级部门施加的工作压力等困境。
在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十多年了,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积习短期内无法消除,只要教育评价制度不改革,社会、学生及家长就不可避免地以“升学率”为标尺,来衡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长、教师、学生也会自觉地以“应试教育”为导向,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体育意识跌落,身体素质全面下降的趋势也就难以改变。
[1]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北京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2]王一军:《课程意识与教学觉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