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体育课程的实施层面,体育教师既是体育课程价值实现的“主体”又是“中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和教师的教学机智等都是影响课程价值认识和实施的重要方面。
(一)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倾向
实践表明,课程变革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文本课程和实际实施课程的结合程度。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材专家编制的各类教学文件的实施,课程价值的实现,教师是很重要的主体。教师是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关键主体要素,教师的观念、教学技能能力等都直接影响课程价值的实现。欲了解课程价值的实现情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自我评定、自我反思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实际行为的理解,从而客观地分析影响课程价值实现的因素。
1. 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
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主要是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师课程理念没有变化,就不可能有教学行为上的变化。教师观念形态的知识结构及对课程的看法、判断,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才会引起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方面的更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理念。
图4-5 体育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
从图4-5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是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的,而且教学中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的,但同时也存在转变观念难,自身能力不太适应的问题。
①大多数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不太清楚”,得分率很低,小学为3.8%,初中为3.7%,高中为4.3%,说明教师们不同意该观点。
②同意度最高的是“了解新的课程理念,而且在教学中朝这个方向努力”,小学为76.7%,初中为83.7%,高中为72.8%。
③也有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短时间内转变观念很难,分别为小学8.7%,初中为5.2%,高中为14.5%。
2.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调查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实施、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课程价值的实现。因此,对课程实施的考察首先是关于课程与教学目标认识的考察。调查结果如下:
图4-6 教师教学目标的认识情况
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起来没什么困难的比例较高,小学为71.3%,初中为75.3%,高中为77.3%;目标确定很清晰的小学为68.4%,初中为69.1%,高中为69.3%;不太好确定,因为有些不太好落实的教师也普遍认同,小学为72.4%,初中为64.5%,高中为57.9%;(www.xing528.com)
3. 体育教学方法的调查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方法选择的恰当与否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效率,决定着体育课程教学价值实现的程度,甚至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方法的优劣决定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学生作为价值主体,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获取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化,方法问题对于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学方法的态度,78.3%的教师认为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也有18.6%的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单调,没太大变化。
通过调查了解到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多使用讲授法、示范法、游戏法,中学增加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法。
4.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调查
教学评价是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建立在对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教学评价以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是促使教学系统完善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学准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决策、反馈、发挥其管理、监控的作用和功能。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也要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即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潜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如兴趣、个性、情感体验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最常见的是表扬和鼓励。无论何种评价,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评价观。调查中, 87.9%的教师能够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如兴趣、个性、情感体验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调查
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以前教师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确定以目标引领内容的要求,可以说只有目标没有内容。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内容是以学校现有条件确定的,以校本课程为主,而初中则多以考试内容进行训练。高中很少进行选项课教学,基本是按照现有条件进行教学。通过访谈得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教师专长、考试内容、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内容、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课程目标、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特点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名有着20多年教龄的体育老师介绍了体育课长期的尴尬地位:只要占课,往往都是占用体育课;家长带学生看病,也习惯选择体育课请假;同学们办板报、排练节目,也要用体育课……
一位小学老师介绍,学校虽经努力保证了体育课的课时,但活动项目却相当单调:一般一、二年级学生练练队列、做做操,中高年级的学生则是整队之后自由活动,男生打打球、女生自由地聊聊天,体育老师在“不出事”的大原则下,任由学生们自由活动,“学校的体育老师主要负责学校体育队的训练,在比赛的时候他们能出成绩,为学校争光”。
体育课程都是由主课教师兼职,很多老师自身素养达不到专业水平,教学质量和课程目标难以保证。
教师的教学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决策与一定的价值认识和判断是分不开的,这是课程改革总是强调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的原因。调查显示,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自我评价等的判断比较满意,并逐渐符合课程新理念的要求。但也同时认识到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实践过程。
[1] http://weibo.com/guanyingv.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