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复兴时期,世界人文主义思想家开始对古希腊的罗马教育和体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以及欧洲的民间体育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并逐步在教育中开始应用。随着学校教育和体育的发展,作为文化形式的体育也逐渐具有了课程的形式,并伴随着课程化的完成,人们逐渐开始了对其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探索之路。
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在德绍创办了第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他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加以改造和发展,将各种身体练习组合为协调统一的体育手段,因而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他还采用按年龄选用教材和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博爱主义教育运动在德国和瑞士乃至整个欧洲迅速传播开来,德绍学校的体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方法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
博爱派教育家萨尔茨曼和他的继任者古茨穆茨在施涅芬塔尔博爱学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萨尔茨曼在《教育余论及学校通告》中,指出了他新建学校的特色就是对身体教育的关注。他的“身体养护”的内容其中就包括:身体运动的项目,如走、跳、平均、游戏、舞蹈、骑马、乐器演奏、造园作业、指物作业、散步、旅行等。萨尔茨曼亲自指导体育活动。当时的一位学生这样说:“开校不久,每天午饭前的一小时,他都训练学生跳跃、竞走和在横木上步行,通过这些武装精神的运动训练胆小、意志不坚定的人。”古茨穆斯1785年来到这所学校任教,1786年受任指导体育课程。在这里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并写出了一系列的著作,尤其以《青年体操》和《游戏》两书影响最大。古茨穆斯认为体操有两个功能:一是满足人的身体需要,二是通过练习使人身体完美;从事体操的人可以获得身心的和谐和护身的技能。古茨穆斯认为体操对身体的作用在于,使整个身体和肌肉都得到运动,使肌肤强健,使肌肉和四肢受到锻炼并形成其技巧,使人的外在感觉受到锻炼。他把前两种作用称作体操的生理作用,后两种视为体操的教育作用。在精神和身体之间,后者更是人的根本,因为完美的道德往往是强健身体的产物[10]。
古茨穆斯构建了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对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为此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他所在学校一时成为欧洲各国体育教师造访的中心,他的体育理论和实践为德国、瑞典、丹麦等国家的不同体操体系奠定了基础。古茨穆斯以“近代体育之父”的地位载入世界体育史册。他使学校体育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贵族性质,他的体操体系成为近代学校体育的普遍模式,解决了大工业对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的需要[11]。
之后,各国在欧洲国家体育课程的影响下,开始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探索和研究。早在1809年和1814年,丹麦政府就先后命令中学和小学男生必修体操,同时还规定了教师和场地标准。
1820年,瑞典政府也颁布了在男子中学实施体操的命令。1844年,普鲁士先是颁发了在各文科中学、市立高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实施体育的命令;19世纪60年代后体育被确定为必修课程,而不再是选修课,同时颁发了第一本体操手册;19世纪90年代又对授课时间作了严格的规定。法国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才开始重视学校体育,先后在1872年、1880年、1887年和1905年的法律中规定各类学校开设体育课。
1. 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美国在学校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实施体育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1886年,俄亥俄州通过法案,要求对全州学校儿童均进行卫生教育和有益的身体训练;1892年,该州又规定,在较大的学校实施体育课;1909年改为全州学校一律开设体育课。此后,有些州陆续通过了在学校实施体育的法案。
美国于1917年4月卷入到世界大战中,使其重新强调军事化运动。1918年的全国教育学会竭力要求在中小学实施军事训练。部分中小学以军事训练代替体育训练,目的是通过运动帮助人们逐渐适应军事生活。不过,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学校课程的内容也就取消了军事训练,正式的体育活动又在课堂中恢复。1919年到1925年,又有22个州以立法形式来强制学校实施体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公立学校体育立法已大大加强。到1930年已有39个州通过了有关学校体育必修课的法律。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包括田径、体操、足球、游泳、橄榄球、排球、篮球等等。而且在体育的教学方法上更为科学。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强调“基本功”的教学,也就是把一项运动分成若干基本动作或基本技巧来进行集体教学。
二战期间集体徒手操在各中小学和大学普遍流行,因为它不仅有实用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培养对命令的迅速反应。通常让学生带领全班进行徒手操和体格训练,以培养学生领导和指挥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人们在物质方面的享受变得极大丰富。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没有使美国人避免现代“文明病”的困扰。肥胖症和心血管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冠心病成为潜在危险因素,而且这些疾病人群逐渐低龄化。这些现象迫使人们意识到增强体质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校体育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课程设置,二是以健身和参与为目标的课程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学校体育,教授大量有关的运动技术,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术,然后学生自己从中选一项体育活动,去参与这项体育活动。这种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实际上在美国学校体育中比例较少。更多的学生参加的是健身运动课程。60年代,肯尼迪总统重视国民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当时,各个州都有一些自己的健身和竞技体育委员会,来帮助各州的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美国卫生部的报告指出,学校体育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开展了一场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1983年4月美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指出美国青少年的基础教育出现严重问题,学生文化知识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学校教育处于危险境地。1995年,国家体育和运动协会创立了国家体育标准,它作为一个概念和价值取向明确了体育教育的目的并清楚地陈述了体育课的指导目标。
由于地方分权,美国的基础教育历来都没有全国乃至各州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教与学的放任自流,是造成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地区,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是很不相同的,其作用也不同。在美国,不仅中、小学,甚至大学乃至整个教育都是由各州自己管理。由于各州有自己不同的管理方式,造成了美国的各个学校差异很大。有的州有全州通用的体育课程大纲。但有的州就没有教学大纲,完全由各个学校制定教学大纲,决定体育课应该怎么上。因此,一个州的学校体育和另一个州的学校体育,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提高美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克林顿政府推出了《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将制定全国性的中小学教育标准,特别是把课程标准作为2000年教育目标的主要任务。
由于美国的教育是地方分权管理,在美国不可能制定那种全国都必须采用的、单一的、详细的课程。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只是框架性纲要,是各州根据自己情况制定具体标准的基础。因为教育标准的真正实施最终要落实到州,各州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再制定自己州一级的教育标准。
1995年,美国国家体育和运动协会正式颁布《国家体育标准》,制定了七个方面的领域目标。2005年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该版的《国家体育标准》制定了六个方面的领域目标。美国的《国家体育标准》始终以身体的运动和运动中的学习,以及体育的教育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展开了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为出发点,看其在受过体育教育后应该达到的结果、目标和标准,需具备的基本素养。
2. 英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英国体育进入学校时间比较早,但在19世纪前期一直得不到绝大多数学校当局的承认。直到1885年才被列为必修课,真正引起英国社会的重视,却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和战前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战后的教学指导书把体育训练改为了体育教育,这一概念的变化对体育课程领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过去强调的是体育的身体发展功能,而现在则是在肯定身体发展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了体育的社会与心理领域总体教育功能。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体育教学带有体操教材为主的身体训练因素,强调的是体育的身体发展功能。新的教学指导把体育训练改为了体育教育,在肯定身体发展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了体育的社会与心理领域总体教育功能。新的教育观念进一步重视了游戏、舞蹈和游泳。
1944年以后的英国教育,存在着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三种类型,必须有不同的体育课程与之相适应,因此,战后没有制定统一标准的体育教学大纲。在修订体育教学大纲、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1972年,由教育科学部修订出版了体育教学指导书。该书自1952年发行以来,经历了20年的时间。该指导书和上一次指导书所不同的是大量地采用“运动”这一词语。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运动教育和其他体育运动保持协调,它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又和动作教育、教育体操、教育舞蹈发生着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1988年以后,体育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这和过去的体育教学指导书不一样。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具有更强的法定约束力,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1999年,教育、就业部和课程审查局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各门课程标准,其中体育课程标准规定,学校必须保证学生一周有两小时的身体活动时间,包括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和体育课程以外的活动,这个规定应在所有的关键阶段得以贯彻。
2000年以前的国家课程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曾遭到广泛的批判。现行的《国家课程2000》其中国家体育课程把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与喜好,并决定如何从事终身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目标。
3. 日本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近代的日本教育改革,大多数观点认为是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于1872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使体操和兵操成了学校的必修课,德式徒手操和器械体操受到重视。1900年,瑞典体操经美国传入日本,成为学校体操课主要内容。191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学校体操教学纲要》,体操课(体育课)是必修内容之一。其中明确规定:“学校应负担起对学生进行富强主义和培训强兵的这一基础教育义务。”这种体育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学校体育课程中特别受到推崇,体育课带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以徒手体操、队列、器械体操、柔道为主要内容,以集体操练为主要组织形式,是一种机械划一的、限制人的个性发展的课程。体育的目标被定位于实现军事与政治目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昭和年代的日本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效忠天皇成了教育理念。20世纪30年代,军国主义抬头,使体育教育成为日本军阀对外扩张的工具。
二次大战后,日本进行了包括教育和体育在内的全面变革,使日本学校体育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自1947年日本制定体育大纲概要开始,相继进行过6次修订,使体育大纲不断完善。
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分期和教育改革的分期是基本—致的,所不同的是对教育改革的第二时期又分为了两个阶段。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经验主义时期(1945-1957)
1945年,战时教育令废止,作为学校军事教育的军事训练及防空训令全部废止。发出《关于战后体炼课教学项目的处理意见》。该文规定:“取消军事色彩的教学内容,中止武道(剑道、弓道、柔道等),教学时数由体操代替”;“原教材纲要以外的篮球、排球等内容应得到实施”;“排除划一形式的训练;考虑学生发育、营养,重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在课内课外全部废止军事色彩的项目。
1946年9月,“学校体育研究会”提出学校体育的具体方案,该方案成为战后第一个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
1947年6月,战后第一个《体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要领)概要》公布。1949年将体育科改为保健体育科,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公布。1951年7月,初中和高中的体育教学大纲公布。1953年日本文部省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显示了向民主主义教育转变的新方向,成为战后体育的起点。
该阶段的体育教学大纲有如下特点:①把体练课改为体育课;②改革大纲的“统制”性质,变大纲为指导性大纲,要求老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并根据地区和学校的特点,自主地制定教学计划;③强调娱乐和竞技运动项目,从学生出发选择教材,教材以游戏和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④重视健康教育,把它作为体育课的内容;⑤重视从小学到大学的衔接,提出了大学要开设体育必修课。
(2)学科主义时期(1958-1967)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促使全世界认识到现代教育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日本文部省以告示的形式指出教育已经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了通过教育更加改善人民的生产能力和人类生活的质量,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所以应给予教育以更大的投资。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充实基础教育,有必要改进中小学课程。从1958年开始文部省陆续公布了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大纲采用新的分类原则,以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作为分类的依据。一方面是吸取了前一个大纲过于灵活的教训,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教学系统性和促进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体育课程目标偏重体育学科的系统性、知识性,价值取向的重点并没有指向学生的身心发展。
(3)体力主义时期(1968-197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青少年的体格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体格的发展并未伴随着体力的提高,相关体力数据反而降低了,到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人们才认识到日本青少年在体力上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重视,国民也要求重视青少年体力的发展。日本文部省于1965年6月要求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1968年7月,日本文部省公布了小学和初中的体育教学大纲,1969年公布了高中教学大纲。在大纲的具体规定上将“活动能力”一般都替换为“提高体力”,这充分反映了课程目标的提高体力价值取向。
本时期的大纲在保健体育课总的目的方面提出了“在理解身心发展和运动特点的同时,适当地从事各种运动,培养强健的身心,以实现发展体力”。体育教学任务则提出简洁的4条:①提高体力;②掌握技能以实现体育生活化;③培养团结友爱等态度;④掌握有关的体育知识。任务的第一条就是提高体力,课程实施时约束力过大,灵活性较小。
(4)终身体育与重视个性时期 (1978-1988)
体力主义的教学大纲实施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主要是指大纲统得过死,学校缺少执行大纲的自主性,教师与学生则缺少选择教材的灵活性,这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能力不利。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准备,课程审议会于1976年12月正式公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标准(咨询报告)》。文部省斟酌内容后于1977年公布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大纲,1978年公布了高中教学大纲。
1984-1987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提交的4份教改报告,都把终身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中重视个性的原则被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终身体育思想也理所当然地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德、智、体协调发展的富有人性的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
(5)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1989-1997)
通过若干年的准备,1989年日本公布新教学大纲。日本修订1989年大纲时,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大纲改善要点中也多次出现了“自我教育能力”的字样。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培养主体性的具有适应变化能力的、个性多样化的人才,这就要强调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指自我学习、自我形成、自我启发等概念的综合,它是培养这种人才的重要途径。自我教育能力的意义包括三个方面,即:形成学习的欲望和意志;学会学习方法;探索生活方式。
1989年的高中体育大纲改善要点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我教育能力,对“终身体育”提出了“自我运动的积极态度和能力”;对“提高体力”提出了“自我身心锻炼”;对“理解安全健康”提出了“自主的健康生活和态度”,这一切均是新大纲总的精神的体现。
(6)创新生命活力的培养(1998-)
1996年,为启动新一轮的课程目标的修订,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学校改革方针,即“在宽松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包含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素质的创新生命活力,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教学内容的选择,使教育基本目标得以实现,推进每一个学生均能获得个性发展”。1998年,日本文部省公布了小学、中学的体育教学大纲。新的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指出:“根据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教育课程的实施,社会变化的态势,全日制中小学应当在宽松的气氛中展开特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生命活力作为基本的目标,并以此方针开展教育课程的改革。”
“创新生命活力”的理念包含了“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等多元化课程目标内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由学科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也表现了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由手段论转向了目的论。
2008年新《学习指导要领》特别强调了如下两点改革措施:第一,保持并增进终身健康,谋求丰富的运动生涯的实现。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引进体能运动;初一、初三全部必修(包括武道和舞蹈在内),初二选修。第二,充实保健指导,包括身心的发育和发展与健康、生活习惯之类的疾病预防、保健医疗制度的运用、健康与环境、预防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医疗品的指导等等。
迄今为止,日本的学校体育经历了“身体教育”、“基于运动的教育”、“运动教育”三个里程碑。
4. 德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二战之前,在希特勒统治下的教育被纳入侵略战争的轨道,学校课程、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都由纳粹教育部统一掌管。“种族、战争、领袖和宗教”成为教育纲领中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强调的是健康、体力、军事准备和种族意识。在这一时期开展的体育内容比较侧重军事操练和体操。二战之后,希特勒统治时期的一套学校体育随之被废除。
1952年德国体育咨询委员会通过决议,认为德国教育重智育轻体育,对德国青少年的成长不利。因此提出建造场馆、培养体育教师、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等建议。随后针对“决议”实施效果不满意的问题,1956年又对不同类型学校、各个年级的体育课学时数、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的培养、场馆设施的建设等问题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学校体育与俱乐部合作的要求。这些规划从开始实施,以及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又不断得到强化。
1966年“德国体育宪章”关于学校体育的要求是小学1-2年级每天要有体育活动时间;从3年级开始每周3小时体育课,下午根据自愿的原则结成兴趣小组,活动2小时;职业学校要设置固定的体育课;学校体育与俱乐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采用学生家长与学校共同负责制等等。
1971年学校和体育俱乐部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为配合“人才培养计划”,1972年开始了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延续了1956年促进学校体育的规划。
为了说明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78年,德国教育部长会议倡导了“学校体育代表大会”,将学校体育的教育范畴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与其他学科享有同等的地位。
开发行为能力是80年代开始提倡的,到了90年代就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体育的实践领域,通过学校体育的各种实践,不仅要培养体育活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改革和创造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必要条件(包括体育的内部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实现提高能力的作用,并使学生自主地将社会学习安排在体育活动之中,特别强调在运动场上培养如下能力:①能以自己情感感染全体成员的能力;②达不到自己要求,也能宽容待人的能力;③能灵活地参加比赛并取得乐趣的能力;④交流与对话的能力。如上所述,80年代以后的社会学习论的主题是开发体育行为能力,它是以教学和运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而过去学校体育的学习主要是以认知变化为中心,在课堂学习中实现的。
通过70年代的种种尝试,到了80年代,德国的运动教育学就形成了三个学派,即重视开发运动项目的学派、重视开发运动行为的学派、重视重在体验与参与的学派。这三种学派均强调学校体育改革,并力求把新时代的精神赋予学校体育,但是对教师作用的理解、对学生的参与以及对体育方法和内容的选择均有很大的不同。于是,在德国的体育课程中,就出现了反映不同学派的三种课程模式。
第一种是开展多种多样体育项目的课程模式。包括竞技运动项目和健身运动项目。这种模式是基本上不改变原有运动项目的规划和要求,但学生可以从项目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这种模式比较重视开展现代竞技运动项目,以这些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第二种是开发运动行为的课程模式。欧洲流行“新体育”,澳大利亚流行“澳式体育”,“罗普斯运动”,均是力图通过改变、修正原有项目的规则与条件,使这些运动项目的难度和运动负荷降低,使之适应学生的个体特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改造原有项目和开发新项目是为了使项目适应学生需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最终实现开发学生的行为能力。在课程的组织方面,则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才能。
第三种是强调体验和参与的模式。这是强调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都要积极参与;不仅体验体育的乐趣,而且要体验社会与人生。这种模式的体育思想很强调学生的身心完善和社会实践,重视交际能力的提高。这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技能稍有忽视,而对学生的参与更为重视,在教和学的关系上,重视学生主导作用的发挥。
上述三种模式仅是体育教学的改革思想,也是整个学校体育的改革思路。这三种模式在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并存于当前的学校体育之中。
90年代,为适应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校对现代体育不断增长的需要,德国各个联邦州对80年代初期所设计的旧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德国体育课程论专家认为大多数青少年有着相互各异的体育俱乐部背景,在此背景中维系着他们的体育兴趣,德国的学校体育存在于一个高度组织化的体育俱乐部环境当中;还有一种趋势发展快速,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运动文化整合后进入体育课堂。在德国,由于学校的类型较多,各个州都在课程理论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所以德国的体育课程非常复杂。
在德国的现今社会,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出现的运动缺乏、技能退化、健康缺陷、行为失范、暴力犯罪倾向等危机,要求在总体上加强学生体育活动,建立通过竞技、游戏和运动来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中心机制,而且进一步把学校体育作为引领成年人参与体育运动以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行为。
5. 俄罗斯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俄罗斯的学校体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1889年,俄国民教育部开始在男子学校中实行体操教学,其中除了涉及青少年体育的一般条文外,已经包含了学校身体练习大纲的某些内容,把身体练习作为必修课列入学校大纲,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和身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当时的女子学校中则不进行体操教学。
1905年教育部和警察局开始号召人们投身体育运动。同时,沙皇政府也要求改善军人的身体训练,因而军事体育受到重视,并对学校发布了一些体育指令。总的来说,在十月革命前,由于缺乏体育干部,这些通令往往停留在纸面上,多数学校学生的体育教育水平仍然很低。
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苏联的体育体制跨入了新的阶段,学校体育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月24日的《消息报》指出:“学校应当关注儿童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应当在学校中开展体操、竞技、戏水和旅行活动。”随后,苏联军事训练部发布了青少年体育教育大纲。(www.xing528.com)
1918年,根据列宁的“必须对成年人实施全面、系统的军事训练”的指示,成立了普及军训总部,拟订了青少年学生体育大纲。1923年,根据全面发展的人必须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的理论,体育最高委员会建议把体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制定并颁布了《学校体育教学法基本条例》,并于1927年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也为了捍卫国家的生存和独立,该大纲彻底改变了旧体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把增进学生健康、形成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作为学生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把“自然运动项目”作为完成任务的手段,从而奠定了苏联体育教学的理论框架。
1931年3月,全苏体育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劳卫制》(一级)。随后又颁布了各个级别的劳卫制标准。开始的劳卫制主要是适应国民的体育锻炼和达标需要而设立的,然而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活动主体已逐渐转移到学校体育和学生中来。当时苏联的学校体育制度,是整个苏联体育运动制度的基石,它为整个苏联体育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2]。
一直到80年代初期,苏联各类学校所使用的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用于规定体育课教学任务和内容的文件,可以称为单一性体育教学大纲。到了80年代,体育的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地位有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处于核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也被纳入学校体育的固定内容,再不是可有可无的。因此,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文件的体育教学大纲,在结构上就有了新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单一性大纲发展为涵盖所有学校体育形式的综合性体育教学大纲。
进入90年代以来,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思想上提倡民主化,政治上推行人道主义,这样就造成人们思想的活跃,克服了许多过去难以逾越的禁区,同时,在认识上又产生了许多分歧和混乱。在教育领域许多旧的教育措施和办法也而临新的难题和挑战,需要推出改革举措。1992-1993年度,俄联邦教育部做出决定,在普通学校同时试行几个选择性体育教学大纲,各校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大纲使用。主要的体育教学大纲有:综合体育教学大纲;以发展运动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大纲;形成性体育教学大纲;竞技性体育教学大纲;农村小学专门健身性体育教育大纲。
1993年俄罗斯联邦颁布了新的《普通教育机构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规定了体育课程划分、最低限度课时数及学生的学习负荷。1998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普通教育机构基础教学计划》对1993年的基础教学计划做出修订和补充,以量化形式严格限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学习负荷,新计划中的方案是根据学校类别制定的。
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曾经取得过较大的成绩,对前苏联人民的体质健康状况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60年代,一项苏联与美国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对比测试,显示了苏联人的强壮与自尊。苏联大中学生在各种世界性体育比赛中,也显示了十分优越的体育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然而,近年来,有材料表明,俄罗斯人均期望寿命明显缩短的同时,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也在急剧滑坡。
1995年5月12日,俄罗斯联邦教育部管理机关在“关于保障俄罗斯联邦普通学校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工作的决议”中指出:“近年来,在俄罗斯普通学校学习的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呈日益恶化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许多学校正在充分利用体育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方面的积极作用,采取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以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目前,俄罗斯普通学校所采取的体育康复形式主要有:文化课中的分钟体育,这对小学而言尤其必要;大间歇中的体育活动和活动性游戏;延长日体育运动等。俄罗斯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条件,自觉地组织实施各种体育健身措施。同时,联邦教育部还建议各教育主管机关和学校,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和康复活动的次数[13]。
新世纪体育课程设置。2001年第二代国家教育标准草案提交国家杜马,2004年获得通过。2004年第二代国家教育标准没有规定教学计划,只是对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教学时数以及联邦部分和地区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间上的分配比例作了具体的规定。
中小学(1-9年级)体育课程课时最低2学时/周,初中8年级每周增开1课时《生命安全基础课》。国家教育标准建议在地区部分每周额外开设1学时体育课。在基础教学计划联邦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程年学时总数排在第3位,初中(5-9年级)共开设了16门课程,如果把体育和生命安全基础课算在一起,年学时总数排在第四位,仅次于俄语、外语、数学的年学时总数。
俄罗斯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体育课和生命安全基础课。其中,生命安全基础课在8、10、11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包括了身体发展、运动技能、卫生、饮食、休息、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调节和自我调节方法等内容;生命安全基础课程包括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预防与处理的内容。
(二)世界主要国家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
1. 美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
在1820年至1845年这四分之一世纪中,教育家、医生和改革家在有关体操、游戏竞赛运动所产生的体质同智力和精神利益之间的关系方面,开始提出了哲学的理论基础。体操逐渐走进中小学的课堂。1861年至1915年,这个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系统的身体操练,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一战结束后,受心理学运动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新式教育,学校更强调儿童的兴趣,更注重儿童身体的发展。从海施林顿的新体育的教育过程可以看出,当时中小学体育的目的与前一阶段已有所不同,体育不仅仅是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健康只是体育的副产品。伍德也一样强调体育应有益于学生的智力、道德和对社会的贡献。海施林顿和伍德是美国体育领域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新体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被体育工作者广泛接受。
60年代兴起的运动教育引起了对学前和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视,使更多的儿童提高了对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发育缓慢的儿童能保持竞赛所需要的因素而不至失去参加身体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得体育课程更进步。
完成于1977年的“目的过程框架”,其主要的观点是:体育教学的根本问题体现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探索着运动的意义,教育在社会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促进个体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
体育学习的实质内容是技能的形成过程。现在的课程要适应未来的发展。
1995年,美国国家体育和运动协会正式颁布《国家体育标准》,制定了7个方面的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目标一:表现出多种运动方式的能力并熟练掌握某些运动技能;目标二:具有将运动的概念和原则应用于学习和运动技能的发展的能力;目标三:表现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目标四:具有并保持有助于增进健康的身体素质水平;目标五:能够在体育活动场合表现出负责任的个人和社会行为;目标六:能够在体育活动场合理解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目标七:能够充分理解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给人们提供快乐、挑战、自我表达及社会交往的机会。
2005年版的《国家体育标准》具体内容如下:标准一:展示多种运动技能和运动形式以适应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需要;标准二:展示对于运动的概念、原则、战术和策略的理解,从而使其应用于体育活动的学习和演示;标准三:定期地参加体育活动;标准四:达到并保持一种不断增进健康的体育健身水平;标准五:展现有责任感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尊重自我和他人;标准六:评价体育运动对于健康、快乐、挑战、自我表现和或社会相互作用的价值;这六条目标都非常明确而具体地围绕身体活动来阐释,它描述了受过体育教育的个体,在身体运动知识、运动能力和生活方式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并指出了个体在社会性的身体教育活动中应具有的行为和认识水平。
2. 英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
二战前,英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学校,各自的体育课程也多种多样,因此在战后没有制定统一标准的体育教学大纲。各学校在修订体育教学大纲、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为了加强宏观领导,教育部提交了一份指导参考书,把体育训练(P.T)改为体育教育(P.E),这一概念的变化对体育课程领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过去强调的是体育的身体发展功能,而现在则是在肯定身体发展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了体育的社会与心理领域总体教育功能。
1972年,英国教育科学部修订出版了体育教学指导书。该指导书很多地方采用了“运动”( Movement )这个词语。它是整个教学计划必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教学内容被分成四类:通过运动实践和研究,教育体操、教给学生健身方法和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开展运动,培养创造性的表现能力;进行运动专门技术的指导;通过运动来达到追求强身健体的运动效果。在实施中,又和动作教育、教育体操、教育舞蹈发生着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1988年以后,在教育课程方向,对中等学校设立三门核心课程,即国语、数学、科学。这三门课程是全国统一课程,是必修课程,另外,还设七门基础课程,即美术、地理、历史、外语、音乐、体育、技术,这些课程均为必修课。授课时数和具体实施由学校决定。其余课程均作为选修课程开设,体育在战后学校教育法规的基础上首次被列为必修课。体育成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具有更强的法定约束力,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从70年代至今,英国的体育课程小学低年级以学会基本动作为目标的“运动教育”为起点,中高年级以掌握各种运动项目为特征,到高中以后,以终身体育为目标,这些程序和安排也是90年代的发展动态。
1999年,教育、就业部和课程审查局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各门课程标准,其中体育课程标准规定,学校必须保证学生一周有两小时的身体活动时间,包括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和体育课程以外的活动,这个规定应在所有的关键阶段得以贯彻。
2000年以前的国家课程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曾遭到广泛的批判。现行的《国家课程2000》把认识人类自我、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保护环境作为价值取向。而国家体育课程则把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与喜好,并决定如何从事终身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目标;以最终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文化方面的进步,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考能力、继续教育准备作为体育课程的价值目标;通过体育促进关键技能、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作为课程目的。在新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理解力不再分开陈述。
3. 日本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演变
(1)战前
日本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小学校令实行规则》中所规定的高等小学校体操课程目标是:“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四肢动作敏捷,保护增进全身健康,精神畅快,志气刚毅,兼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习惯。”
日本文部省于1913年发布了《学校体操教授要目》,体操科的目标有二项:“第一是身体的立场,包括身体的发育、机能的发展、技能的掌握;第二是精神的立场,包括快活、刚毅、坚韧和持久等品质;第二是社会的立场,包括遵守规律,培养团结协作的习惯等。”
随着自由主义继续发展,由于注重合理安排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在上课时要求游戏和竞技教材灵活运用,体育课程出现了繁荣景象。受美国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从欧美引进了大量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中体操运动尤为突出,经过改造,编排成丰富多彩的“新体操”。进一步促进学校体操运动的开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政府的指令调控,军国主义抬头,自由主义体育思想向实现军事与政治目的的目标倾斜。1937年(昭和十二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令,实行战时体制。为了顺从战争的特殊形势,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实行军事化教育。“战技训练”是体练科的最高课程目标,学校体育课程目标重新回到军国主义的价值取向[14]。
(2)战后
①小学。1947年的体育课程目标通过体育运动与卫生实践增强人性教育。培育健全、健康的身体,理解身体运动对人生的价值,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并自觉地去履行。具体目标包括身体的健康发展、精神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性格的培养三个方面。1949年的目标包括身体、精神和性格,后者包括身体、性格、教养、形态、机能和社会关系。1953年在一般目标中提出了“通过身体活动培育民主的生活态度,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身体活动达到娱乐的目的”,在具体目标中强调生活体育,重视运动经验,提出了身体、社会民主和生活娱乐方面的目标。1958年的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运动技能、社会态度、健康安全三方面内容。1968年修改了民主主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一是“发展体力”成为体育课程目标的第一要务。二是技能与方法,运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三是社会态度;四是知识学习。1978年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总括的目标,其中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是这次修订学习指导纲要新增加的一项基本方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终身体育思想,在学年目标中提出了“快乐的运动”,提倡快乐体育教学。1989年的课程目标与1978年的课程目标基本上没有变化,其具体目标贯彻在各个学年目标当中,注重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1999年的课程目标是前几次课程目标的综合体现,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倡导终身体育、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15]。
②中学。日本文部省于1951年发布了战后第一个中学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将课程目标分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从身体、心理、社会、安全、娱乐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体育课程目标的民主主义的价值取向。1958年的体育课程目标设定了领域目标,具体目标贯彻在各学年目标中。其4项课程目标中,前3项是体育领域,从身体的发达、运动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阐述了体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第4项是保健方面的具体要求,比1951年的保健目标要具体详细。1958年的课程目标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从提高活动能力、提高运动技能、培养社会公德和健康安全教育4个方面阐述了体育课程目标,体现了学科主义的价值取向。1968年的体育课程目标的改订宗旨是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修改了学科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课程目标取向,将“提高活动能力”的课程目标都改换成了“提高体力”,充分体现了体力主义的课程目标导向。1978年的体育领域目标突出了通过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指向,强调了增进健康、提高体力以及培养健康生活的能力与态度。1989年的课程目标比较简练,强调了提高体力、增进健康、保持运动习惯以及对健康安全的理解,在每项目标的实施中都提出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以便各项目标的有效贯彻与落实。1998年的课程目标与1989年的课程目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改订的宗旨却与上个目标并不完全不同,上个目标在贯彻中提出“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而这次则提出“保持生命的活力”、“创新生命活力”,倡导在宽裕的氛围中具有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培养个性、改善教育效果等理念,包含了上几次学习指导纲要中的精华部分[16]。
日本是借助《学习指导要领》来驱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其规定的体育与保健体育科的教育目标大体是:身体各种器官的协调发展;运动技能的提高;社会态度的培育;对健康、安全的态度的形成;闲暇的利用或“终身运动”。2008年新《学习指导要领》特别强调了如下二点改革措施:第一,保持并增进终身健康,谋求丰富的运动生涯的实现。第二,充实保健指导,包括身心的发育、发展与健康、生活习惯之类的疾病预防、保健医疗制度的运用、健康与环境、预防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医疗品的指导等等。迄今为止,日本的学校体育经历了“身体教育”、“基于运动的教育”、“运动教育”三个里程碑。
日本学者高桥健夫认为,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体系即是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根据课程原理和满足学生的全方位的目标体系,它包含了认识目标、技能目标、社会性的行动目标和情意目标四个方面:认识目标:运动的技术、战术知识;运动过程中的社会行动知识;体力和训练原理;体育的科学知识。社会性行动目标:掌握规则;掌握练习方法;练习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或是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协作配合方法。技能目标:学会正确完成动作的方法;掌握比赛和游戏过程中必要的战术、战法。情意目标:使学生产生喜欢运动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从事运动的意愿和意志;使学生产生运动时的快乐感觉。
4. 德国学校体育课程
19 世纪中期,体操课逐渐进入学校。发展到德意志帝国时期,学校体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康的、适合战斗的、驯服的臣民。一战之后学校教育受国家民族主义和社会、教育本身改革以及“自然体操”的影响,儿童在运动方面锻炼的需要主要通过传统体操和健身、舞蹈、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来满足。纳粹统治时期学校体育变成了满足政治需要的身体训练,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再有体操课,搏击、越野行军、射击和野营等身体训练成为了学校最主要的课程。总之,二战之前,学校体育强调的是健康、体力、军事准备和种族意识。
二战后到70年代以前,东、西德都恢复了学校体育,主要是把学校体育视为“身体教育”,西德的“身体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整体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东德的“身体教育”主要是为提高运动成绩和培养社会主义人格。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将“体育课”改为“运动课”,从健康和教育双重观念出发,重新设置、计划了体育课程体系,承认竞技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注重通过运动,使个人获得体验,进一步了解运动的社会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力求从如下几个方面挖掘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运动行为能力;通过自身经验,掌握技术技能;维持健康,弥补缺陷;提高安全感,稳定情绪;重视人际交往、社会经验及社会认识,并提供场所;教给孩子利用余暇时间的方法和必要的行动方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体育教育学家克尔兹认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为:①达成的自我评价;②人际关系的共同体验;③通过运动体验环境和自己的身体;④自我表现,提高审美意识;⑤健康;⑥游戏。
5. 俄罗斯学校体育课程
1889年国民教育部开始在男子学校中施行体操教学,把身体练习作为必修课列入学校体育大纲。1927年的第一个体育教学大纲确定了学校体育的具体任务是:增进学生健康,形成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道德意志品质,把“自然运动项目”作为完成任务的手段。
苏联在1975年至1985年的10年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修订了三次,集中地反映出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1975年大纲要求体育教学要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学习基本的运动项目,学习劳卫制理论和运动项目的知识,发展“必需的身体素质”。
1983年大纲的任务是锻炼身体、增强健康,强调了体育教学的锻炼身体的作用。学习生活当中重要的活动技能和技巧,突出了体育教学必须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学、生物学的价值。使“学生具有评价动作在力量、空间和时间方面特征的能力”,“使学生身体得到协调发展,保持很高的工作能力,养成卫生习惯”。从体育的身心整体效应看,体育不光增强体质,还应当有助于学生精力充沛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985年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是:①增进学生健康,锻炼身体,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这样的概念,即:对自己健康的关心是一种社会责任;培养参加系统身体锻炼的需求和对身体完善的渴求,为从事劳动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③获得必要的体育运动知识、卫生和医学知识;④获得生活中重要的运动技能和能力,并在各种复杂情况下运用;⑤发展身体素质。
1991年俄罗斯进行了《生命安全基础》教育。
1992年的选择性大纲,学校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大纲进行教学:
(1)综合性大纲
体育教育的目的被确定为:在身体完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很明显,这一目的比原先的提法更具普遍性,同时在表达上又包含了以前所提出的所有任务:教学任务、健身任务、发展任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任务。
(2)以发展运动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大纲
其目标是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运动(身体)素质。要求学生应当首先掌握相应年龄所需的体育文化基础知识。与此同时,该大纲重点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包括协调能力和标准运动能力。
该大纲提出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发展运动能力(标准能力与协调能力);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运动技能和能力;获得必要的体育与竞技运动知识;培养对独立从事身体练习的需求和能力,并能为休息和训练的目的而自觉地运用它,提高工作能力和增强健康;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优化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3)形成性体育教学大纲
该大纲的基础在于教育学生懂得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原理。所谓体育健身活动原理,指的是通过自觉调节的身体活动,发展和完善个体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在开始的一般体育教育阶段(小学),其教学目标是使小学生掌握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原理。为此,必须:改善基础运动动作技能,并能在教学作业中恰当地运用;通过使基础运动动作的时空和力学参数及练习逐步复杂化,扩大学生的运动经验,掌握在协调性要求上较为复杂的动作;在完成不同教学目标、生物力学结构和生理心理内涵的身体练习中形成技能和能力;通过有目的地发展基本身体素质,扩大学生的运动范围;通过游戏和比赛进行小组相互作用教学,发展相互关系;促进注意、知觉、记忆、直观运动思维等基本心理过程的发展;掌握与身体保养、体格协调、正确姿势和运动文明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独立从事练习的初步的组织方法和能力。
不完全中等体育教育阶段(初小)的目标,是通过多种体育形式,使学生掌握运用体育健身活动手段和方法的技能和能力。其任务是:通过掌握运动专项的动作,扩大运动经验;以集体游戏的手段和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借助于有针对性的一般发展和专门身体训练,发展学生机体的机能能力,促进基本心理过程的发展;以集体游戏的手段和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建立与机体特性相适应的个体心理生理和身体能力的概念,以及增强体质、维持最佳机能状态的方法;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体育卫生的基础知识,以及预防损伤、纠正姿势和体格畸形的知识;学习对情绪状态进行心理调节的基础知识,并能在个体和集体性活动中加以运用;养成为达到不同的机能目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中正确的组织方法。
完全中等体育教育阶段(高中)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独立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技能,并能在个人的生活方式中运用它。为此,必须:通过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运用掌握的身体练习,扩大运动经验,掌握包括反应性、纠正性和实用性练习在内的新的练习动作;扩大各种形式动作的知识量并在独立锻炼中运用它;使身体和心理达到协调,形成对运动文明、体型美、最佳身体发展和良好健康的需求;形成对个体相应的自我评价,在集体交际和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专门适应能力;形成运动体育作为增进将来家庭幸福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手段的技能和能力。
(4)竞技性体育教育大纲
该体育教学大纲中,每个年级的教材均由四个方面组成:知识原理、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训练和运动训练水平的大致指标。
知识原理指出学生需掌握的系统的专项知识,包括:基本概念;专项科学与实践材料及其说明;在内外环境影响下个体状态的特征;卫生文化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关于系统身体运动影响下运动能力、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个性的完善问题;个体身体文化及其价值;关于运动专项的有关问题。
一般身体训练是由基本体操练习,以及为形成学生运动文化和发展运动素质所必要的运动动作构成的。它是使学生广泛掌握在各种生活环境下以及各项运动和休闲运动中所必需的运动技能。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数,依年龄不同“专项训练”部分为专项教材(篮球),以使学生掌握其专项技术和战术动作,做好准备以保证充分有效地参加专项比赛活动。
大纲教材的第四部分是“运动训练水平的大致指标”,它对整个教学训练过程起着质量监督的作用。建议老师们采用因人而异的测验方法定期进行。测验方法要与学生共同研究,从而对其身体训练水平、掌握动作的状态、身体素质和个性品质实行有效的监控。
(5)农村小学专门健身性体育教育大纲
农村小学施行专门健身性体育教学大纲,对于条件落后的地区来说,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
俄罗斯学者认为,体育课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健身性任务:①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各部分肌群,全面、及时地发展机体各个系统及其机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②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达到最佳发展水平。③促进机体得到锻炼,提高对不良因素的适应力水平。
二是教养性任务:①形成适应日常生活和劳动所需要的自然运动技能和技巧(如走、跑、跳跃、投掷、爬越、举起和搬运重物等),以及带有军事实用意义的动作(如越过障碍、滑雪、摔跤等)。②通过掌握根据预定运动参数而有意识地调节用力程度的练习技术,丰富运动经验。③发展在复杂情况下,特别是在掌握新的运动形式的情况下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④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教育文明素养,为掌握各种体育活动项目打下认识基础。
三是教育性任务:完整地形成人的个性,利用体育运动手段,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的体育课教学,对以上几条任务原则未提出不同意见。把体育教学的健身性任务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各种发展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原则和方法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17]。
2004年第二代国家教育标准没有规定教学计划,只是对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教学时数以及联邦部分和地区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间上的分配比例作了具体的规定。俄罗斯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体育课和生命安全基础课。其中,生命安全基础课在8、10、11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包括了身体发展、运动技能、卫生、饮食、休息、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调节和自我调节方法等内容;生命安全基础课程包括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预防与处理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