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体育课程价值一方面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吸收课程史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抽象出体育课程价值的逻辑结构和概念;另一方面还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探讨这种联系的机制、变化发展和最后归宿,使研究通过对体育课程价值逻辑结构的探讨,层层剖析,逐渐展示体育课程价值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方法论上最切近课程价值研究的,我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矛盾的变化统一发展学说,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对矛盾双方的冲突、协调、统一的论述,尤其对于课程价值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是普遍的。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的共性,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彻底的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就课程价值论来说,课程价值各主体对课程价值的认同是不一致,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普遍的。课程价值的现时性与主体的发展性之间、课程价值的滞后性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之间、课程价值的稳定性与科技发展的变异性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矛盾运动。揭示上述种种矛盾运动的机制,了解矛盾运动的形式,才能有效地解决课程价值的统一问题,使矛盾双方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按照唯物辩证法,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具体性、多样性。矛盾着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分析事物的具体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程价值各主体之间、课程价值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运动既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特殊性,需要具体分析和阐述,避免简单化的倾向和做法。比如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价值认同可能不一致,教师由于知识背景、政治素养比学生丰富从而能正确认识课程的价值,而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阶段性的限制或由于社会风气和时尚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课程的价值,从而影响自己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强调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www.xing528.com)
同时,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任何本身都既包含矛盾的特殊性,又包含普遍性,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在本研究中,体育课程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于人发展的价值这对矛盾,就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统一的问题,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不能单纯强调体育课程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忽视体育课程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注重体育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忽视甚至贬低其于人发展的价值,使教育只见物不见人。我们应该看到,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体育课程价值,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体育课程的价值应体现在促进我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上。
总之,我们在研究体育课程价值时,要着力于研究体育课程价值主客体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揭示出这种矛盾运动是推动体育课程发展完善的内部动力,进而论证体育课程价值的统一和实现的机制,最后通过评价手段来考察统一的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程度。
[1]陆志远:《课程价值论》,西南师范大学,1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