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边的发明故事:收割机解决高速作业难题

身边的发明故事:收割机解决高速作业难题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后,老张父子总结出现有普通收割机有如下不足:一是高速作业性能差,高速收割时容易造成物料对机器的堵塞而不能正常运转;二是高速收割时由于谷粒的漏捡造成粮食丢失大;三是收集的谷物中碎秸秆较多,谷粒不净。远远低于了其他收割机7%的损失率。

身边的发明故事:收割机解决高速作业难题

项目名称:收割机的高速收割装置

发明人:张志清

张志清带领儿子张红军、张红民把普通的收割机改进为高速的、大大减少粮食颗粒遗漏的高效收割机的故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参与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故事。

张志清今年66岁,是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中华路郑家村的农民,现在兼任农机研究会会长。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红军,二儿子张红民。前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老张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二儿子张红民突然患病花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而且外债累累。张红民治疗痊愈后,老张想:欠的债怎么还?被逼无奈,老张贷款6万多元买了一台大型收割机,想尽快还清外债。

不想天不遂人愿,上天好像要给老张更多的磨难,贷款买来的收割机下地后稍开快些就漏粮,乡亲们不愿用,厂家来了七八个工程师也没有解决漏粮问题。收麦就几天的工夫,季节性很强,老张愁坏了!这一个麦季下来,加上对漏粮农户的赔偿,老张非但没有赚到钱,还赔进去3000多元,原本以为找到了脱贫之路,却一下成了不堪重负的包袱,老债未还又添新堵,真是雪上加霜。老张面对还债的压力和家人的埋怨,不服输的倔劲又上来了,下决心自己解决漏粮难题。老张带领两个儿子,走访收割机能手,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学习收获精选理论,结合自己几十年来农村打麦、扬场的经验,从土办法到“洋思路”,能想到做到的方法都去实验,到了冬天实验都没有停。

那一年冬天特别寒冷,气温降到了零下5摄氏度,收割机硬是打不着火,老张就让两个儿子架起大铁锅,烧开水发动机水箱中加开水,机车发动起来了又抱来麦秆做实验,有村民嘲笑说:“老张是不是神经有毛病了,大冬天开收割机弄个啥?想割麦挣钱也不到时候啊!”同行收割机手说:“漏粮的毛病你能治好?开了多年收割机的老师傅、厂家都治不好,你能行?不出去挣钱,胡弄个啥!”面对冷嘲热讽和怀疑,老张没有退缩,毅然带领两个儿子找资料,做风向实验,做振动实验,做分离实验,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试一试。但到来年收割效果仍不理想,还是漏粮。家人都闷了头,谁也打不起精神,只有将近60岁的老张,大热天,钻进狭窄的筛箱里,查找原因,重新制订新的方案,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如同洗了澡。收割机一天要进地出地好几次,那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为了改进技术。

改进后的收割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漏粮难题终于被老张解决了。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后,老张父子总结出现有普通收割机有如下不足:一是高速作业性能差,高速收割时容易造成物料对机器的堵塞而不能正常运转;二是高速收割时由于谷粒的漏捡造成粮食丢失大;三是收集的谷物中碎秸秆较多,谷粒不净。针对不便高速作业的问题,他们发现:收割的稻麦要在活动栅格凹板内脱粒,由于搅龙螺旋叶对栅格凹板有干扰现象,影响了栅格凹板的开口度,因栅格凹板开口小而出现的物料堵塞现象降低了收割机的收割速度。他们通过研究分析,对第一搅龙和第二搅龙的抛料板和螺旋叶做了适当改进和加工处理,加大了栅格凹板的开口度,在高速收割状态下能顺利增加进料量和脱粒量,大大提高了收割机的收割速度和效率。为解决收割机的漏粮问题,减少谷物的损失,老张父子受大河中急流被水闸拦截控制流量的启发,把收割机原来的柔性限量挡料板改做成刚性的,因为柔性的限量挡料板不能均匀地控制要筛净的稻麦量。他们又通过轴承、连动杆和限位杆的作用使限量挡料板能够自由摆动。利用合理的风力输送和限量挡料板配合使要筛选的进料形成均匀的物料幕,从而减少了稻麦颗粒的飞溅,基本解决了高速收割中的漏粮问题。因为进料均匀,避免了因进料过大,筛选负荷过重而产生的杂杆筛选不干净问题,谷子的粒净度好。经过全家多年的努力,他们改进的收割机终于改革完工了!

为了测算自己收割机的粮食损失率,老张采集了各地不同小麦各一斤的样本,然后发动全家人数小麦的颗粒数,最后得出一斤小麦颗粒数平均在一万一千六百粒左右,他们收割完麦田后,浇上水,等待漏麦发芽,再数一数不同地块一平方米的平均麦芽数(漏在麦田里的小麦粒长出的麦芽数)就可以大致测算出漏粮程度,计算出籽粒损失率。结果得出该技术使谷物损失率控制在0.5%以下,即亩产1000斤粮食只丢失5斤以下。

这一数据的改变,意味着收割机收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高速收割实验成功啦!远远低于了其他收割机7%的损失率。收割机安装上这种装置后,可使种粮农民每亩每年少损失粮食20公斤左右。同时实现高速收割,比未改装前的收割速度提高了一倍。这样每台收割机一季度相对可节约0.5吨柴油,每吨按5000元计算,每个收割机车主可增收2500元,很多因漏粮严重和收割速度过慢的收割机得到改善。安阳市滑县老庙乡东中冉村韩自行改装的收割机就是一例,今年收割了1000多亩小麦,是上一年面积的三倍多,老韩逢人就夸安阳老张的收割技术。(www.xing528.com)

此事传出,各地的收割机手纷纷登门求教技术,张志清觉得自己一家受益致富,不算富,收割的损失是国家的损失啊!怎么对得起各级党和政府这些年来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呢?于是,他在2008年1月创建了文峰区中华路郑家村农业机械研究会,以推广农机专利达到节能增效、农民增产、颗粒归仓为己任。成立两年来,通过进行技术交流和科普宣传,大量农机户入会,推广足迹由原来的安阳市五县市四区,到现在已涉足到河北省的邯郸地区、河南省的濮阳地区,西到林州市,南到新乡地区,会员已有500户。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专利技术服务网络,通过该专利技术改装的收割机已达3000多台。他的科研成果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走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号召,2009年3月又筹建了文峰区志清农机合作社。联合文峰区的农机户率先走农机专业合作化道路,实现了科技兴农。同时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跨区作业时为军烈属、五保户、特困户提供免费农机作业服务。

老张父子的发明很快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并分别于2008年10月获农业部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2010年2月获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2009年度感动•安阳”奖,2011年3月获科技部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2013年5月获中国移动杯暨第七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创业专项金奖和中海杯特别关注奖,2013年11月获大北农科技纪念奖。同时新华社、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科技报》《大河报》《河南科技报》《安阳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该项目作了专题报道。

面对成功和荣誉,老张动情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经历了新中国农业从镰刀割扁担挑到机械化作业的变迁,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深知粮食的珍贵和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性,我想在有生之年,父子同心,通过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让更多的种粮农户受益,为农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珍惜荣誉,再创辉煌!”

点评:这是一个农民搞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故事,也是一个农民企业家成长的故事。它给我们的主要启发是:

1)不迷信权威。收割机漏粮食是一个正规生产厂家和技术人员都难以解决的问题。老农张志清不信邪、不迷信权威,带领全家苦心钻研,自己动手,经过千难万难,终于把这个硬骨头啃了下来。

2)实践出真知。老张一家对收割机的改进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为什么会影响收割速度,怎样防止物料对机器的阻塞,如何才能形成均匀的物料幕减少谷料的遗漏等。他们小打小闹、小改小革、逐步改进、逐渐完善,终于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3)他们自发组织农民自己的农机研究会,协作推广技术,既是科普也是公益、惠农,是普及技术革新的好办法。

面对他们的成果,不得不感慨:“这才是这个时代的农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