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居委会的孕育者和设计者是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在文化馆工作的几十年中,身为文化馆长最清楚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偏低、居民融合程度低等现实问题。发现传统三级文化网络布局弊端重重,公共文化设施完全依靠行政区划布设,偏重于数量规模,疏于功能质量,造成建设布局不合理,服务与需求严重失衡,不能真正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徐伟想着可以在现有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之外,在区与街道(乡镇)之间增加了一级公共文化设施,根据环境、人口、资源、需求来统筹合理规划地区文化中心,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文化需要。当这个设想还未成型时,徐伟被派去台湾考察。赴台考察期间,他发现文化中心的功能绝不仅仅在于提供设施,更在于与当地居民生活紧密相连。当时有一家人办丧事,缺桌椅板凳,就跑去社区的文化中心借,文化中心还帮着这家人组织悼念活动,要做老百姓能用上的文化中心。
于是徐伟参照台湾文化中心的做法,在三级文化体系中加入一级,形成“3+1”文化架构,即增设一个文化中心。2012年3月朝阳区垡头文化中心建成。垡头文化中心设置了图书馆、电影院等符合日常文化需求的设施,还有绿皮火车咖啡厅、黑钻剧场、多媒体数字空间等针对年轻人的现代文化空间。建成后,附近居民感叹道:在此之前,地处四环外的垡头地区没有像样的文化设施,想去图书馆就得坐公交车去首都图书馆,想看电影就更费劲——看电影的时间还没来回路上坐车的时间长。如今,社区门口就能看书看电影,方便多了。
但紧接着徐伟发现了新问题,政府应该承担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却很少意识到“群众”才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实际文化活动中,都是“自上而下”的安排,公众大多数是在街道社区的组织下参加活动,往往活动组织方的初衷跟他们真正的需求不相符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由社区居民或文艺团队自行组织的活动效果却出奇的好,从策划召集到组织实施,处处体现出参与者的活动热情和忘我投入。通过这些现象,他越发觉得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文化需要,也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才能办出他们喜欢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应该“自下而上”,文化馆、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只要需掌舵,而无须划桨。(www.xing528.com)
于是,徐伟在朝阳区垡头地区文化中心下设立垡头地区文化居委会,作为垡头地区文化地区的决策机构。文化居委会通过选举,由来自垡头地区11个社区的60多名社区居民代表组成,倾听居民心声,共同谋划社区文化发展。并设立了一整套的议事规则,利用民主表决形式,决定文化实施措施和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