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整体层次较低、效果一般的不足,提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改善。
2.1 扩展教育活动
2.1.1 扩展教育对象
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对象主要为普通大学生及研究生群体,且多数图书馆并未主动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现状与需求而特别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为了提升教育层次,图书馆应适度扩展教育对象。
扩展教育对象要求图书馆除了将馆员纳入教育对象外,还应与学校各学院、部门多加联系,调查读者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主动发掘有必要以及有需要参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读者,将他们纳入教育对象行列。简单地说就是主动为教育活动选择合适的教育对象。例如,图书馆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群体对知识产权的了解程度,引导那些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学生参与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讲座;可主动邀请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师生参加知识产权数据库使用方法及专利文书写作的专题培训;也可以引入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参与知识产权相关事务的处理等等。对于综合实力较强的图书馆,除了师生读者之外,其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对象可以扩展至校外读者、有合作关系的一些单位、企业的员工等。
从教育对象的参与频次来看,平均水平大致在每学期数百人次左右,这个数量对拥有数万学生的高校来说还是偏少的,使得教育活动难以形成广泛的影响并获得显著的成效。如此看来,图书馆在主动扩展教育对象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2.1.2 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
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主要是讲座,且讲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数据库商举办的。讲座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耗费人力、物力较少,受众广泛且易于开展;不足之处是缺乏针对性,效果难以保证。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提升教育活动层次与成效,图书馆在做好资源保障的基础上,在适度扩展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加大人力投入,努力丰富教育形式,精心准备教育内容与素材,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争取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首先,高校图书馆不应将教育内容局限在知识产权法律及政策的宣传上,而是应该在读者群体知识产权意识逐步提升的同时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比如应适时地补充知识产权体系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如商标、地理标记、集成电路布图等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更加全面;在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事案例,通过对各方行为的具体分析使学员知晓如何识别知识产品、避免侵权并善于维权,敦促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知识产权;可通过讲述跨国企业间激烈的知识产权角逐的时事激发学员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同时,知识产权相关技能的内容也不应缺失;除了必要的数据库、工具的使用培训之外,其他专业技能的培养如专利实务、版权清理等也要开展。这部分内容的受众较少,但专业性强,其工作可由馆员与相关从业人员合作开展;有实力的图书馆可针对研究生学科专业特点组织更多的诸如国际知识产权竞争前沿领域、外文专业工具等内容将之加入嵌入式课程当中,以拓宽学员的国际视野,提升其知识产权竞争力。
其次,应尝试更多地综合运用专题培训、竞赛等教育形式,增加嵌入课程的教育活动,拓展并参与相关实践,同时提供服务与指导。对于内容较简单、普及知识性质的教育活动,通过制作网络课程利用校园网广泛开展。如可通过竞赛活动、网络课程进行知识产权战略推广及相关知识的传授。对于内容较多且较为系统化的知识宜采用课程的形式,如有技能传授内容还应辅以专题培训与实践指导。如开设“专利实务”的选修课时,可通过网络课程传授专利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辅以“专利文书写作”专题培训,乃至组织学员以实习的形式参与图书馆及合作单位的相关业务实践。
高校图书馆丰富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要将读者的需求与馆内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组配,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与资源配置提高开展教育活动的效率与教育效果,为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课程的系列化、品牌化创造良好条件。
2.2 深化教育层次
前面曾以素养教育及服务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在此,再次以这两种视角探讨深化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层次的优化策略。(www.xing528.com)
2.2.1 深化教育层次
知识产权素养具有层次性。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教育活动大多作用在通用知识产权素养层面,即主要以提升读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丰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行为素养为主要目标,而专业知识产权素养层面的活动较少。针对于此,提议图书馆应加强知识产权技能的培养力度,更多地开展直接以培养读者知识产品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知识产权技能的培养更多面向研究生及一些理工类、网络媒体、出版、法律等专业的本科生而开展。教育内容包括专利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技巧、新媒体的版权事务、数字出版技能等等,具体则应针对学科专业而定;图书馆可采取专题培训、嵌入式教育的方式将之嵌入到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有益结合;图书馆也应拓展多方合作以便更多地为读者创造参与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专业技巧,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在知识产品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图书馆可加强智能化空间建设,营造创新氛围,环境育人,挖掘素养教育潜力,促进读者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如图书馆可加大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力度,完善读者学习、研讨及创新环境;设置共创空间,提供多种便利条件如3D打印设备等吸引有创新需求的读者,对创新创业项目还可派遣专门的馆员提供跟踪式服务以满足师生的创新需求。高校图书馆应深化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面向特定读者群体开设一系列针对科技创新与版权竞争的课程及培训,在内容上要充分覆盖高新技术、版权作品、传播媒体等知识产权关联领域,积极培养读者批判思维、寻找创新突破口的能力,力求全面提高师生读者的知识产品创造能力及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品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应忽略对学员知识产权行为素养的引导与塑造,应加入法律法规、信息道德与学术规范等内容。
2.2.2 深化知识产权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师生员工及合作单位读者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是其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深化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即是要求提供深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
深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主要针对专利与版权作品而开展。深层次的专利服务,是在能够充分利用专利数据库与检索工具的基础上,高效使用专利分析工具的同时全面获取相关领域的信息情报,经专业馆员综合分析后得出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反馈给读者;具体包括专利分析、专利跟踪、专利预警等,也包括一些更具综合性的服务如专利代理、竞争决策支持等。专利服务面向校企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教职员工的科研项目、研究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版权作品,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面向MOOC课件作者、网络媒体创业者等提供版权清理及相关支持服务等。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开展服务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主动推进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如可将经典服务案例作为素材加入相关课程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推广了图书馆的服务;也可引导相关课程学员参与服务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知识产权意识、技能与创新能力。
2.3 注重教育评价
为提升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实效,高校图书馆应对读者群体的知识产权素养水平进行素养评价,对教育活动进行教育评价,将评价结果提供的反馈信息作为优化教育策略、深化教育活动的依据。
首先,素养评价是我们了解读者群体知识产权素养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评测结果进行分析,图书馆能够知晓读者群体知识产权素养的分布特征,明确应优先针对知识产权素养的哪些要素以何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优化教育策略,实现对教育活动的深化。其次,教育评价是我们把握相关课程与活动的资源配备、教育内容、实际进展情况及教育效果等的有效手段。适时开展教育评价有利于图书馆发现教育活动中不规范的环节及客观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育实效的提升。
总的来说,综合运用素养评价与教育评价手段是图书馆提升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活动层次与实效的有力保障。目前,还未见有学者公开发表有关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成果,图书馆可参考较为成熟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并结合具体校情馆情先行制定一套简单实用的评价指标,并在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实践中逐步完善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