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上基于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的揭示,同样从5个维度提出如下建议:
2.1 管理政策——政策标准双管齐下
对于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在意识上予以重视,尽快建立版权声明保护自身和读者的知识产权权益。再者,应建立中心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帮助用户申请专利、确定和评估高校科研成果价值,将管理的知识产权及时高效地转移转化。对于政府方面,呼吁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发布的国家标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予以更新完善,建立版权公告标准规范并加强图书馆的版权宣传。政府相关部门应持续关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出台有利于其稳步提升的扶持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未建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高校应根据《办法》规定,积极提升自身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加快建立服务中心,为更多用户提供专业服务。已建立服务中心的高校应秉承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办法》中的建设原则及其职能作用设立中心架构。一方面,从人才培养来看,需要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培养综合性知识产权人才,储备知识产权专家和学者;另一方面,从知识产权成果角度,可考虑设置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室,通过前期设立完整严谨的转化程序,配合学校相关部门使知识产权成果得以及时有效地转化应用。
2.3 职能作用——人才服务缺一不可
机构设置是职能作用发挥的重要体现。机构设置应考虑两方面原则,即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这是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建设的两大职能所在。首先,人才培养体现在3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储备机制及评价机制。在培养模式方面,可联合校内学院、校外机构采取教学理论和实践双轨模式,复合型人才储备机制及评价机制则有助于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专门人才的持续职业发展。其次,除了知识产权的专利服务外,还要着重强调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通过在中心内部设立转移转化工作室来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的目的——让知识产权成果及时为其所用。(www.xing528.com)
2.4 合作组织——产学研用共创共赢
除了加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外,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也应积极联合产业、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政府,形成知识产权服务共同体,一同打造沟通交流平台,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共创共赢。通过打造平台,高校等非营利机构可以面向社会其他群体开放,提供各种知识产权数据库和技术信息等,同样也可以选派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专家作为知识产权顾问,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知识产权服务。而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由政府引导,由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产业牵头,由高校主导,从而实现资源对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5 服务内容——嵌入渐进打造体系
通过调研,不难发现许多高校现阶段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主要是以专利服务为主的,但后续应讲求体系化的发展,逐渐纳入版权、商标等其他服务内容,构建“嵌入渐进打造体系”的服务内容。具体是指在提供基础服务前提下进阶,不断深入服务,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即在开展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也就是嵌入式服务,从而形成不断升级的立体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结合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和《办法》规定,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工作服务内容进行归纳,涉及以下6个方面: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信息咨询、专利服务等),知识产权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资源平台、分析工具开发,嵌入式科研团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决策支持知识产权服务,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发展现状,不仅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实践发展提供借鉴,更能不断提升高校自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契合国家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102所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网络调研,笔者总结归纳了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5个方面。希望未来各个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可以结合当下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发展,注重管理政策、机构设置、职能作用、合作组织、服务内容等方面内容,不断提升,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