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儿童图书馆发展概况

独立儿童图书馆发展概况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七十年代末期,我国成立的独立儿童图书馆共七所,拥有一千六百个阅览座位。该时期,北京地区组织召开了儿童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座谈会,并转发了有关情况报告。发展至1989年,我国拥有七十五所独立儿童图书馆,各个区县、市地区拥有一千余个儿童阅览室,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街道儿童图书馆总量上升到二百余所。针对农村偏远区域的儿童来讲,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只能成为梦想。

(一)儿童图书馆的概念

儿童图书馆自得到社会确认开始,便被人们定义为:为儿童群体积极收集、有效整理、安全保管以及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体现了社会文化教育功能。该概念进一步明确儿童图书馆服务工作主体对象为儿童群体;工作内容则利用收集汇总、清晰整理、保存管理、传输信息文献、培养锻炼儿童读者;单位属性则为社会文化服务教育机构。

(二)儿童图书馆的类型

开展儿童读者服务业务的图书馆较多,有国家独立建设的儿童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单位成立的儿童服务部门以及社区组建图书馆与私立图书馆等。

1.独立儿童图书馆

独立儿童图书馆也就是公共图书馆之中面向儿童读者服务而建设的机构。依据我国颁布的《图书馆服务汇报提纲》标准,我国应在大中型城市中成立专项儿童图书馆。该提纲的制定令我国儿童图书馆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对优化儿童读者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了有效的引导与推进。

2.儿童服务部门

图书馆行业通常应用的服务模式为:在公共图书馆之中设置儿童服务部门。新时期,依据国际领域公共图书馆工作宣言有关内容要求,公共图书馆应不区分

年龄层次、国家、地区、民族、性别、本土语言与社会地位,面向大众提供一种公平、人性化的服务。我国公共图书馆之中逐步创建形成了儿童阅览室以及服务部门。

3.社区图书馆

新时期,伴随图书馆工作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促进了乡镇地区以及社区图书馆的良好发展,面向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便利优质的服务。社区以及乡镇部门图书馆也面向广大儿童提供服务并创建了专门的区域空间,吸引更多的儿童来馆读书。(www.xing528.com)

4.私立图书馆

顾名思义,私立图书馆归属个人或由民间学术组织管理。主体目标在于为从事学术工作,尤其是史学研究工作的研究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文献服务;具体的馆藏资源多为个人收藏或公益捐赠。资料多为收藏珍本等,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学科技术资料等。新环境下,私立图书馆实现了快速发展,弥补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缺陷与不足。私立图书馆还逐步关注了儿童阅读,并积极在该方面进行探索,公共图书馆可对其取得的经验进行充分的借鉴以及有效的学习。

(三)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历史沿革

儿童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在我国相对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在京师通俗图书馆中首次设置了儿童阅览室;而后,天津创建了最早时期的儿童图书馆。随后,上海地区以及延安市也相继成立了儿童图书馆;发展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北地区以及一些市级图书馆也创建了儿童分馆,在全国范围内,百分之六十的公共图书馆创建了儿童阅览室或是阅读园地;1955年后期,在沈阳、兰州、重庆以及武汉等地均创建形成了独立的儿童图书馆,在山东以及云南省市区域创建形成了儿童分馆,组建了阅览室;1958年,我国一些区域儿童图书馆积极参与了上海地区行业工作交流会,就实践经验进行了沟通交流,该会议的组织标志着我国儿童图书馆服务管理事业的突破性发展。在七十年代末期,我国成立的独立儿童图书馆共七所,拥有一千六百个阅览座位。

八十年代初期,参照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有关标准,我国应在大中型城市设置专门儿童图书馆,各个县市地区图书馆应成立组建儿童阅览室。该时期,北京地区组织召开了儿童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座谈会,并转发了有关情况报告。发展至1989年,我国拥有七十五所独立儿童图书馆,各个区县、市地区拥有一千余个儿童阅览室,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街道儿童图书馆总量上升到二百余所。当前,我国创建形成了八十六个独立儿童图书馆,此外,公共图书馆之中组建的儿童阅览室突破了两千个。

2.现状研究

儿童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初期阶段,而国际图联则在七十年代便颁布实施了公共图书馆工作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每五万人便应建立形成一个公共图书馆,同时人均藏书总量至少应为三册。图书馆的辐射半径确定的标准应是四公里。依据该项要求,我国三点六亿儿童应建设成约六千家公共图书馆。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仅仅在上海、北京以及沈阳等地区创建了七所儿童图书馆,而读者服务则为实践工作中的弱点,通常仅在省市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之中创建了儿童阅览室。

当前,我国建设发展儿童图书馆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现象,形成了南强北弱的不良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呈现出良好的建设状况,而西部较为偏远的经济落后区域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据2009年统计,我国共建设形成了独立儿童图书馆九十一家,中东部建设了五十六家、而中部地区则为十九家,西部地区建设了十六家。东部地区的馆藏资源达到了中部地区的3.7倍,同时为西部地区的5.7倍。在财政支出方面,东部地区为中部地区的6.9倍,同时为西部地区的10.3倍。大部分儿童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工作均针对城市地区的儿童,令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地带儿童缺少课外读物,呈现出儿童阅读明显的不均衡现象。针对农村偏远区域的儿童来讲,拥有自己的图书馆只能成为梦想。虽然,我国儿童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共有91家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经费投入由6200万元增加到2亿5千万元;儿童图书馆馆舍面积从14.4万平方米增加到25.8万平方米。本文基于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儿童图书馆建设发展状况,选择其中的十个儿童图书馆展开分析调研,分别是: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武汉市儿童图书馆、上海市儿童图书馆、深圳市儿童图书馆、沈阳市儿童图书馆、大连市儿童图书馆、厦门市儿童图书馆、杭州市儿童图书馆、湖南省儿童图书馆和重庆市儿童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