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需求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动因
1.读者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
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分散的,不同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途径获取,如各种工具书、词典、图书馆目录等,信息获取难度较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此时拥有丰富馆藏的图书馆成为了读者获取信息的绝佳途径,图书馆服务为读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网络的出现带来了搜索引擎技术,它应有尽有、无所不包、知名度高、使用简单,迅速成为网络时代所有类型信息的查询入口,图书馆则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学会直接从搜索引擎中获取信息,只要掌握了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从网络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根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4.07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79.4%,使用比例基本保持稳定,成为2011年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目前的搜索引擎技术不断升级,具备更人性化的搜索服务,搜索结果也更加精确,因此许多读者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第一来源,如果能够从搜索引擎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则读者将不会选择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图书馆网站的利用率和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访问量却始终较低,大多数读者未能很好利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造成了大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2.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读者的信息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应用,人们已经无须再拘泥于传统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束缚,遍布社会的无线网络环境,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不断提高,较高的清晰度和处理速度足以媲美传统电脑,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这些便捷的技术条件,促进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的改变,纸质图书阅读备受冷落,而数字化阅读方式则越来越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青睐。
3.读者信息服务要求愈加严苛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渠道更加畅通,信息鸿沟进一步缩小,上到大中城市,下到普通乡村,读者对信息的需求空前高涨。
在空间上,读者要求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无论是在田野乡村,还是在飞驰的列车上,人们都期望最便捷的信息服务。
在时间上,读者需要24小时的信息服务,传统图书馆的上下班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借助最新的自动化和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全时段的服务。
在服务内容上,读者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书籍借阅或者是提供信息传递服务,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导航服务。读者希望图书馆数据库提供的信息既能够丰富全面,又能够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是经过图书馆整理分类,可以被直接利用的第一手信息资源。
在服务方式上,读者对一站式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尽可能的减少信息搜索环节,通过简单的检索就能够尽可能多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希望图书馆在他们获取信息上遇到难题时,能够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节省他们在信息查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二)读者学习方式转变是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的客观需要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读者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经历了从传统学习到e-Learning学习,再到u-Learning的学习方式转变。
早期的图书馆读者学习服务,主要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为主,使读者能在图书馆中安静、舒适的学习,并能够随时获取到馆藏信息资源。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更多地借助网络进行学习,许多学者将这种学习方式称作e-Learning。
e-Learning英文全称为Elect ronic Learning,即电子化学习的意思,包括在线学习或网络学习等概念,它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时代的产物,主张通过互联网络开展教育应用与实践研究等工作。对于e-Learning的概念比较权威的解释来自美国教育部2000年发布的《教育技术白皮书》,书中定义了e-Learning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提供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向人们提供随时随地性、学习互动性以及终身性的学习环境。e-Learning的出现,使得读者借助图书馆服务的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物理实体内,读者可以随时借助网络访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获取学习资料。然而,e-Le arning同样具有局限性,由于技术上的限制,e-Learning缺乏互动性,读者接受e-Learning的学习方式仍然较为被动,因此它无法完全成为人们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技术手段,提供课堂外的延伸教育,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www.xing528.com)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u-Learning,英文全称为Ubiquitous Learning,即泛在化学习。而泛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泛在化学习主张无处不在的学习,从广义上说,这种泛在指的是:
1.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
2.学习的需求无处不在;
3.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
一方面,这种泛在学习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只要愿意,任何人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甚至是穿戴式的计算机来实现学习,这种学习是随时随地,24小时不间断的,读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主动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习资源遍布用户所在的各个空间,泛在学习环境中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实现了完美结合,人们无需再感知计算机的存在,便能享受其带来的服务,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交流与分享。泛在化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计算机应用,而是一种整合的学习环境,它将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信息技术等多维层次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可以轻松学习。
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泛在化学习成为可能,任何人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连接图书馆系统,享受图书馆的泛在化学习服务。u-Learning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图书馆能够为读者随时随地提供海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实现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更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能够主动来到读者身边。当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随时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及时解决问题。u-Learning是面向大众的图书馆学习服务模式,它要求图书馆能够考虑到各种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
(三)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驱动力
1.图书馆服务压力增大
当今社会节奏明显加快,信息和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而且需要更高的信息质量保证。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再也无法满足越来越多读者的信息需求,虽然不少地区的图书馆也通过采取延长服务时间、设置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方式方便读者借阅和归还书,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读者随时随地的信息需求。同时,由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经费有限,无法为读者提供足够全面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一些小型图书馆,资源更加单一落后,陈旧、无用的书籍堆满了书架,无法有效提供给读者利用,读者对图书馆有限的服务资源怨声载道。
泛在化技术的出现,将为图书馆服务压力带来极大缓解,一方面,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技术通过建立图书馆间的共建共享机制,能够整合更多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给读者服务,一些规模较小的图书馆,通过加入图书馆共享组织,也能够获得庞大的数字信息资源,大大节约了经费,实现服务的跨越。另一方面,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惠及网络覆盖的全部地区,并以自动化的形式为读者提供资源、咨询、导航等服务,大大缓解了图书馆在人力、物力的不足。
2.图书馆地位面临挑战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既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更多挑战。
一方面,读者在信息获取途径上拥有更多选择,图书馆成为众多选择的其中一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夫提出了“最小努力原则”。在这一原则制约下,人们力图把他们可能做出的平均工作消耗最小化,即人类行为建立在最小努力原则的基础上。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也符合这一原则,读者总是希望用最小的努力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无线网络环境下,读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读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例如利用搜索引擎技术,用户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相关的关键词,便能够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如此便捷的途径,使读者再也不愿意到传统图书馆中去耗费时间了。
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不断出现,使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方式,纸质阅读不再受到青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已达到1.55亿户。随着手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不少智能手机已经完全能够处理电脑的工作,而且随着手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读者掌上阅读不再吃力。除了手机,各种电子(纸)书、平板电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相比手机它们拥有更大的屏幕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改变了传统阅读设备的技术缺陷,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利用它们进行书籍、报纸、杂志的阅读,传统书籍的阅读受到冷落。
此外,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根据2010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掀起了“数字化”的浪潮,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收入超过750亿元,首次超过了传统出版行业的产值。越来越多的出版物直接以数字形式出版,可以被直接运行在各种终端设备中阅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可以直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取数字图书,而无需再到访图书馆,图书馆的作用进一步被弱化,其作为传统的公共文化中心的地位在技术浪潮中受到动摇。面对挑战,图书馆不能坐以待毙,而需要打一场翻身仗。在当前技术环境中,图书馆适时引进先进的技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上的突破,提高读者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