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中,人们谈话总是尽量避免出错,但是,在特殊的场合下说错字、错词也有它非凡的表现力,使你谈话生辉,给别人留下一个谈吐幽默机智敏捷的好印象。
说错话的窍门有以下一些:
○巧设“机关”使其受挫。
有位小伙子到县城赶集市,向一位老大妈问路:“嗨,你知道离县城还有几里地?”那位大妈看那小伙子连声称呼都没有,很是生气,回答道:“100丈。”"100丈是多远,说路程你怎么讲‘丈’不讲‘里”呀?”“讲‘里’?讲‘里’(礼)你就不会叫我‘嗨’了!”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问路的事。古时有位年轻公子骑着驴去京城,路上碰到一个老人,想问问路,于是他就骑在驴上喊:“喂,老头子,你知道上京城该怎么走吗?”老人一听,火冒三丈,但是他还是转过身来跟那公子说:“要我告诉你上京城的路,你得先听我讲件怪事。”“行,你讲吧。”“我家的那头驴今年下了两只狗,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说错了吧,这驴怎么会下狗,真是头蠢驴。”
“我也就是不明白,这蠢驴为什么就不下驴而下狗呢?”(www.xing528.com)
那公子一听,立刻满脸通红,赶忙下驴向老人家赔礼道歉。
上面两个故事,一个是故意利用谐音说错话,另一个是巧设陷阱,引对方“上钩”再借机教训对方。
○故意说别字。汉语中有许多形近字,或者故意“读字读半边”,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有时可以调节调节气氛,如:“你看那小水獭游得多夹(惬)意啊!”“这场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茶(荼)。”“这消息不腿(胫)而走。”“你这人看样子已病入膏盲(肓)无药可医了!”这些言谈之间,彼此心领神会,赢得笑声。
○望文生义。有位老师给小学生们解释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故意说道:“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在它们的下面流成了一条小溪。”学生们摸不着头脑,但一时也弄不明白这成语的含义,急切地让老师揭开谜底,这时老师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是桃树李树不向路人打招呼,但因它们有花和果实,下面便能走成一条小路,比喻与别人打交道时只要真诚,就可能打动别人。”学生们豁然开朗,对这个成语很快记住了。
○顺水推舟,将计就计。有一次某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到某大学讲课,学生们都屏气凝神,听他讲课。讲着讲着,那学者把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说错了,这时有一个大胆一点的学生举手后,站起来说:“老师,你讲错了。”这位学者稍一停顿,马上击桌说道:“好!我刚才是故意讲错了一个问题来试探一下你们的鉴别力。看样子,总算有人敢发言了。”顿时教室里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