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价值取向: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
学生为本是方向,立德树人是根本,核心素养是聚焦点。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要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数学文化渗透其中。
3.教学观: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应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学习评价观: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
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开发合理的评价工具,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附录】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1949—1952年)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年)
这四年期间,国家先后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消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正式发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中的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年)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左”倾思想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高中文理分科初步实验。
第四次(1966—1976年)(www.xing528.com)
这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一度停摆,全国只有一种报刊社论式的教材。1968年复课之后,学科体系和教材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第五次(1977—1985年)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年)
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了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有地方课程。
第八次(1999—至今)
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强调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
2001年,颁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国教育进入新纪元。
注:20世纪50年代是“大众教育”,20世纪60—90年代是“精英教育”,第八次课改开启“素质教育”。
文献阅读推荐:
〔德〕克莱因著.舒湘芹等译.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