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很多中小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STEM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STEM教育以项目活动方式为驱动,实现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目前,各学校STEM课程的开发探索,更加依托于国家教育方针,从小学儿童认知规律出发,从适应社会的角度选择典型项目;挖掘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现有课程,将科学传统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行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开发为“问题情境→确认事实→研究原因→抽取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创新探究”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以现实情境中的表现性任务为核心,从中开发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综合探究性STEM课程。
STEM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育虽然重视理工科,但在高考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刷题、做题,孩子的思维固化,创造力被束缚。创造过程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有些慢,但STEM课程就是这样,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融合多学科知识,从多维视角进行思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鼓励孩子们。用足够时间,充分调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互相启发与激励,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寻找所有可能性。要努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要培养有思考、有创新、有激情、有干劲,并能孜孜不倦去实践的人。
科学与STEM教育结合课程开发,依托现行国家教材,基于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技术工程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结合STEM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深入实践和自由探索。STEM课程的融合开发已经不是最开始的“拿来主义”了,现在更注重课程的本土化、特色化开发,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情因地制宜。(www.xing528.com)
中小学科学课程中STEM教育的价值在于: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STEM教育的来临,能有效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造能力。以现实情境中的任务为导向,从不同的维度调动学生思考,查阅资料,利用和改变某种要素,在不同要素的改变中,分析不同因素造成的影响。正确评价,合理分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不断激发潜能,进行思维碰撞,学生实践操作,反思改进,用探究来解决真实问题。②引导学生体验式成长STEM教育注重过程,学生在不断交流、改进、创新的过程中,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寻找并合理利用一切资源,综合运用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系统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并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实现自我价值,也为全力创造价值提供动力与不竭的来源。
现在,STEM课程内容越发丰富,有的是科学教材中深度挖掘开发出的项目活动,一些传统活动也得到了开发(养蚕、养蜗牛、种植凤仙花等),有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中开发的,也会从不同的比赛项目中开发一些STEM课程(创客、创新大赛、电子制作)。课程开发核心是利用一些要素的改变,实现创新。在探究设计过程中将思考过程组织化,聚焦关键问题,明确任务目标,再发散思维,利用一切相关知识提出设计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