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普心中一直有一个梦,这个梦不仅与教育有关,更凝聚着一个国家的情结,那就是从课堂这一方小天地里求解钱学森老人的“世纪之问”。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是杨文普常常反躬自省的动力。他说,“有这样一种说法,经济能够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能够解决明天的问题,只有教育才能解决后天的问题。我认为中国梦的核心应该是教育梦,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繁荣则国家复兴。”
杨文普的言说总是给人传递出一种很强的正能量,从他的言说中读出的是很多人也许心中有却口中无的责任,读出的是陶行知、晏阳初那一代人教育救国的热忱。
这位伏牛山深处土生土长的校长,在担任西峡一高校长之前,曾任西峡县教研室主任。他带领的教研室团队,成功探索了一套旨在破解课堂低效和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教学经验,这个经验有一个通俗易懂、简单明快的名字——三疑三探。正是这个被誉为“河南教育名片”的课改经验,让杨文普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五年前,他通过公开竞聘担任西峡一高校长的时候,便开始了一场以高三毕业班为推行起点的改革,这场改革在校内可谓高调启动,但是对外则显得格外低调。按杨文普自已的话说,就是要卧薪尝胆三年,关起门来谋发展,躲进陋室做研究。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教育,但太多的人都在妥协、回避,强调实现美好教育的种种障碍。杨文普不愿向现实妥协,更不愿向自已妥协。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没有退路的旅程,开始主动打破自已的围墙。
在新的岗位上,杨文普沉默了三年,谢绝了许多外出讲学的邀请,带领他的团队四处“游学”,几乎遍访全国各地的高中名校。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借鉴、反思、改进过程中,原先适用于中小学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西峡一高得到了成功移植,并得以升级改造。
让杨文普欣慰的是,这个几乎是对原有课堂进行颠覆性改革的系统工程,并没有引发教师们普遍担心的成绩下降现象,相反,西峡一高连续两年一直保持95%的本科上线率,30%以上的重点大学录取率。
但是,真正让杨文普引以为自豪的不是一路飙升的升学率,而是学生申报的创新成果屡屡获奖。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校有271名学生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五年来,杨文普的一系列措施受到了师生的拥护——
上任伊始,他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解放学生的睡眠时间,保障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要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查教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学校要求开学第一周要对学生有“浅认识”,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第二周要对学生有“深认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
西峡一高学生的最高荣誉是受到校长的邀请,与校长共进午餐。而与学生谈心是杨文普保持多年的一个习惯。他给自已定了一个计划,平均每天找两名学生谈话一次。
为使创新思维与学习发生联系,学校每周开设两节创新课,教给学生具体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为日常的“三疑三探”课堂提供创新思维的技术支持。
学校还把出题考试的权利还给学生,每次考试,无论大小,20%的试题都来自学生,平时学生的作业不是做试卷而是出试卷。
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就是把原来以解决问题为主的课堂转型为以发现问题为主的课堂,打破了以“听话”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在“三疑三探”课堂上,学生们无限的好奇与追问成为一种现象。杨文普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学生学“答”,最多只能做到“青出于蓝而止于蓝”,只有学会了提“问”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疑三探”是一种课堂流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疑探”中呼吸自由空气,在合作中培养现代公民。比如,“设疑自探”环节,目的就是扩大学生对目标的选择权,学习目标学生可以自已选择。“其实,课改就是解放学生,让他们能更自由地学习,而自由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杨文普说。
大概从三年前,西峡一高的口碑开始在这个山城传播开来,并传向大江南北,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西峡一高人的敬意,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考察团络绎不绝。“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种有尊严的改革。”杨文普说。
在一次全市的十大英模人物座谈会上,杨文普曾放言:“希望有一天,人们再谈到南阳时,不仅仅有南阳作家群现象,还有一个发明家、科学家群现象。如果有这么一天,这些发明家、科学家将不仅仅属于南阳,属于中国,更属于这个世界。”这也许正是杨文普心中那个久违的梦。
高中课改的“雷区”在课堂
褚清源:人们普遍有一个共识,高中是课改的“雷区”,许多校长因此都不敢轻易去触动,即便迈出一步,也往往是浅尝辄止,雷声大雨点小,或遇到问题就退回原点。你认为,阻碍高中课改的因素有哪些?
杨文普:高中课改的“雷区”在课堂。我认为,阻碍高中课改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部分学校“不愿改”,二是愿意改的“不会改”,三是当前高校招生制度造成了“课改难”。
所谓“不愿改”,坦率地讲,就是担心课改会降低升学率。一方面是校长压力大,如果升学率下滑,必将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非议”,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身败名裂,所以部分校长“宁愿绕道走路,不愿摸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是教师,说实话,课改初期最大的“拦路虎”是以前那些所谓的骨干教师,有的“讲”了大半辈子,获得了无数荣誉,现在要关闭他们的嘴巴,的确很难。让他们最难忍受的是让学生讲,有时讲不到“点子”上,教师们认为这是在白白浪费时间。当然,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当“实验品”,于是就出现课改口是心非的怪现象:领导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学校毕业班一套,非毕业班一套;教师平时上课一套,有人听课又是一套。犹抱琵琶半遮面。
所谓“不会改”也有三种情况:一是缺少对课改的深度思考,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者主要是领导,实践者主要是教师,领导说教师“只管拉车不看方向”,教师说领导“站着说话腰不疼”,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相互抱怨,形不成合力。二是缺少典型引路。个别大肆宣传高考奇迹的学校是把应试做到了极致,教师是选题的机器,学生是做题的机器,而另一些所谓的课改典型却高考成绩平平,令人难以信服。我常说,教育质量不等于升学率,但课改不应回避升学率。三是学典型浅尝辄止,没有“入格”便想“出格”。不去深入研究名校之“名”的背景,邯郸学步,徒有其形而无其神,貌似而神异。更有甚者,领导一声令下,要创出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于是一夜之间,把所谓的“典型”改头换面,再起个新奇的名字,就这样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便诞生了。结果是轰轰烈烈地启动,闪电式地熄灭,从此“谈模色变”。
褚清源:你分析得很深刻。实践层面的确存在这样的尴尬,升学率绑架了高考,高考则绑架了课改,人们对课改怀有太多的“习惯性不信任”,并且这种情绪直接蚕食着人们对课改的信心和动力。
杨文普:造成“课改难”的深层原因,是高校的招生制度。坦率讲,许多高中校长都行走在课改的美梦和高考的噩梦之中,心有余悸。因为高校招生的主流方式仍是一张试卷定终身,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变,传统的“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就很难改变。因此,以分数论英雄的枷锁砸开之日,才是高中课改真正出发之时。
褚清源:那么,破解高中课改瓶颈的途径有哪些?(www.xing528.com)
杨文普:一是充分宣传发动,让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从内心减轻来自升学的压力。二是树好典型。所谓的专家们不要浮在空中喊话,应“着陆”入校,承包试点,深入课堂,让理论指引着实践,让实践印证和丰富着理论。三是进一步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扩大自主招生的同时,尝试高考的分配生制度,实现各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给普通高中“松绑”。
后模式化时代的课堂走向
褚清源:你主张对成功教学经验的学习,要从改造走向创造,要敢于创出自己独特的经验,那么“三疑三探”在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身上学习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又发展了什么?
杨文普:“三疑三探”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最大的收获是勇于改革、敢于颠覆和超越传统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我认为,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在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洋思中学把“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发动了一场课堂革命。而杜郎口模式的出现,通过放大学生的展示使“先学后教”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使这场革命更具颠覆性。导学案代替自学提纲,让学生“先学”学得更加充分,展示评价让学生“后教”(兵教兵)教得更加投入,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发生了质的转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我们在认真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之后,紧紧围绕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提炼出来的,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的教学环节,把“先学后教”变为“先疑后探”,把当堂训练中的“教师出题测试”发展为“学生编题互测”。
以往的课堂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很多课堂则主要是教师问学生答,这就出现了教师讲什么学生只能听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只能答什么,毋庸置疑,这两种状态下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是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而无论是自探提纲还是导学案,其实质都是把教师的“口头问”变成“书面问”!仍然是教师怎么问,学生必须怎么答,“换汤不换药”。
基于这些思考,“三疑三探”主张自探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最后形成自探提纲,再由学生自探解决,也就是学生设疑,学生自探。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教师要出题检测一下。而“三疑三探”的课堂则先由学生自己编题,教师有选择地把学生编拟的习题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编题者还要讲讲编题的意图、设计的陷阱等等。如果学生编的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教师才把自己事先预设的题展示出来。
如果从发展的眼光看,我认为课堂教学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当然包括书面问)——学生问学生答。而“三疑三探”正在实践着第三个阶段,可用八个字概括为:“先疑后探,编题自练”。如果你认为“三疑三探”是一种发展,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星。
褚清源:没有完美的经验,只有不断完善的经验。你认为当前“三疑三探”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提升和发展的地方?
杨文普:“三疑三探”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决了课改第一个阶段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这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得以开发,但是还远远不够。课改在后模式化时代该向何处走,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由于学校、年级和学科特点不同,在“三疑三探”各环节中,需要总结细化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水平和具有学科特点的操作流程,包括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流程,这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三疑三探”不只是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种管理思想、教育思想。我们正在逐步尝试,把这一思想拓展到学校管理和文化之中。如让教师人人提出当前阻碍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再由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好的建议写入新学期工作计划,逐项落实。如何用“疑探”的思想和精神调动人人参加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也是我们今后重点提升和发展的地方。
“教”和“学”需要生命在场
褚清源:西峡一高的课改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多赢,在你看来,西峡一高课改成功的核心密码是什么?
杨文普:我们一直在努力,始终不敢懈怠,因为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现在虽然通过课改使升学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还不敢妄谈成功,只是我坚信一点,课改绝不能折腾,课改能改善团队关系,能让每一位师生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人们常说,一个人行走可能走得快,一群人行走才能走得远。小成功靠竞争,大成功靠合作,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在合作中竞争。什么时候校长感到自己率领的是个团队而不是个“团伙”,学校成功也就开始了。
褚清源:有人说,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观点的?
杨文普:“成”和“败”是对立统一的,成在教师,不成也在教师;败在校长,不败也在校长。我认为,这个观点意在强调校长和教师在推进课改中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首先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想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对课改认识的高度决定着学校推进课改的力度。有句话叫“一般成功靠方法,巨大成功靠激情,伟大成功靠信念”,一所学校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校长对推进课改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核心是校长能否把自己坚定的信念变成教师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点燃激情,有了激情就能创生方法,有了方法就会有奇迹出现。
褚清源:你心中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
杨文普:课堂不是克隆知识的作坊,而是催生新知的超市。教学的过程就是用责任向学生心中撒播创新种子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我认为,未来的课堂一定是由信息技术的引入所引发的一场学习的革命,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教”永远是“学”发生的条件,“教”和“学”需要生命在场,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润泽。如果用一种诗意的表达来描述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那就是:疑得精彩,探得明白,学得自在,掌声、笑声、惊叹声,声声入耳。
杨文普语录
“三疑三探”的课堂不欢迎只“听话”的乖孩子。
会回答问题,只能做到“青出于蓝而止于蓝”,会提出问题,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仅仅把学生从“抱着走”变成“牵着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走”。
有人说,“不改革早晚要死,但改不好可能立刻就死,早死还不如慢死”。所以,不少高中学校宁愿绕着课改走,也不愿“摸着石头过河”搞课改。
“杨氏三问”:为什么学生的年龄增长了,却不会提问和发言了?为什么教师待遇提高了,却职业倦怠了?为什么实现义务教育了,学生却不愿上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