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痴迷于课改的“思想者”,堪称典型的“课改控”,也有网友送他一个亲切的称谓“课改哥”。
他就是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因为最初的一次采访,俘获了他的信任,所以,我们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联系。他每每有了新的思考或写了新的文章,总会打来电话或短信分享。这正是我眼中田局长的可爱之处。
田保华曾在《中国教师报》上开设过很长时间的专栏,每周一篇。这对一位不是专事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段日子,每到周末,他就会将自已关在家里,闭门谢客,静心写专栏。直到今天,回想起写专栏的那段岁月,他都激动不已。在我看来,专栏文章的背后承载着一位教育局长的心路历程。
他是一位从不做官样文章的局长,比如,每年的教学工作会和德育工作会,他都要亲自撰写工作报告,且每年都会抛出全新的思考。这已成为一线学校每年工作的风向标,年复一年,他的这些工作报告如果集在一起可以出一本厚厚的书了。这位认真的局长还有一个人们不大喜欢的习惯。据说,每次汇报会上,这位田局长的工作方式是,要求校长汇报时脱稿说工作,不能照本宣科念工作。更让校长们紧张的是,还要随时接受他的追问。这是一位较真的局长,这也正是他的真实之处。
作为分管教学业务的管理者,他一直在行动中言说着自已的教育思想。他常说,教育者要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去思考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他曾提出构建道德课堂的命题,认为传统课堂是“缺德”的课堂,缺乏人性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和向上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
他一直在实践中求证着理想的课堂。他主张,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让教学“回家”,也就是回到“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秩序上来。
课堂,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主题。直到2011年,他又一次高调喊出课堂改革,启动了一场对抗课堂教学异化——道德缺失和反道德现象的变革。他们以教师自我诊断为切入点,梳理课堂教学中的道德缺失和反道德行为,系统构建基于生命关怀的道德课堂文化,全面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逐步探索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的整体推进策略。
这是一次从课堂原点再出发的集体行动。就像在一个圆形跑道上行走,从起点到终点,然后再出发,虽然位置相同,但意义却大不相同。
他相信在学校每天发生的教育只要真正“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以心灵感应心灵”,就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望得见童年那郁郁葱葱的“青山”,看得见童年那碧波荡漾的“绿水”,记得住童年“梦乡”和“乡愁”!
课堂,究竟拿什么献给学生
褚清源:课改推进十多年了,课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基于什么样的思考?
田保华: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升课堂。因为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者要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去思考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所以我常说,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责任,更是校长的追求。
褚清源:在你看来,一线的课堂教学存在哪些现实困境,教师又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
田保华:教育本来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事业,可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却退化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事业。学生凭着自己的体力,做大量的课外作业,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通过这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考分;教师则靠加班加点、补课来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教学,让教育沦为一种体力劳动,让学生苦不堪言。我们必须还教育技术密集、智慧密集的本质,迈上理性教学之旅,实现“智慧教师,生命课堂”的追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即“用教材教”。所谓教材,即教学材料,或者叫学材,即学生的学习材料。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教师还在“教教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把教材当成素材、范例和凭借,而不是把教材当作目的。教师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跳出教材”。当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想法、疑问、矛盾、困惑走向教师的时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挣脱了教材的束缚,“跳出了教材”,获得了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教师“用教材教”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我们常说,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三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第三种境界。当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时候,也就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让教学“回家”
褚清源:在你的教学改革框架内,让教学“回家”,是一个重要命题。那么,让教学“回家”,究竟要回到哪里?
田保华: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让教学“回家”,也就是回到“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秩序上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被视为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不对,但它留下了一系列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褚清源:怎样理解“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逻辑关系?
田保华:“先学后教”是教学领域一场实质性的变革,是我国具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育学。把教转化为学,是先学后教的关键。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重建。其核心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这种变革,引发了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实质性进步。学习成了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了真正的学堂。同时,教师找到了自己最准确的定位:促进学,即提示学、指导学、组织学、提高学、欣赏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增长,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变化,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能先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不能从零起点实施,因为处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储备和能力。先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师顺利上课,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新内容,而是为了不需要教、为了独立学习、为了自主发展而学,与传统的预习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预习主要是为了教师顺利上课,是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从属性。先学是一条教学规律。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学材并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原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具有独立性。
后教是以学论教。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再创造。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再建构、再创造的过程。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源于学生而又高于学生。教师必须超越学生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大多数教师讲学生自读所能知道的东西。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教师别讲;学生自己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别提;学生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教师别答。
“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中的“教”,实质上是逐步提高的,最终目的是多学。
通往高效课堂的路径
褚清源:你曾经提出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首先打破“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要消除“四个虚假”,即虚假的自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那么,你心目中的高效课堂是什么样的?
田保华:高效的课堂必须是有道德的课堂。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也同样离不开道德。课堂即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与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在课堂之中,课堂必然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课堂很容易使教学转化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疲惫、厌烦、焦虑等。长此以往,必将损耗师生鲜活的生命质量,恶化他们的生存状态。作为校长,应该引导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以道德自觉的态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改进完善,让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高效的课堂必然滋生全新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自觉遵守和奉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应该有“对话文化”,课堂教学要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应该有“质疑文化”,课堂教学要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应该有“合作文化”,课堂教学要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褚清源:如何实现你所描述的高效课堂?
田保华:要打造高效课堂,每位教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也就是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二是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这是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是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是学习结果评估。这就是教师的三种基本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打造高效的课堂,必须实现五个转变:把教室变学室,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课堂变学堂;必须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重复的只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惫,教学质量平平——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教学。教育问题、教学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事情。说其复杂,是因为有的教师背离了教育原有的宗旨和规律,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做了很多无用功,结果事倍功半;说其简单,是因为有的教师遵循了教育规律,把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又捡了回来,对症下药,事半功倍。我们的任务是要加速从复杂到简单的进程,还教育以智力劳动的本质,迈上理性教学之旅。只要我们善待教师,教师就可以不断缩短这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进程。
褚清源:我了解到,郑州正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解读模式”的双模构建工程。解读课程标准对实现高效课堂有什么意义,其价值表现在哪里?
田保华: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说过:“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就是把学科课程标准细化分解为课堂学习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实质上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即二次开发问题。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会带领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
现行教材(学材)更多是基于编写者对文化的解读和把握,更多站在了文化传承的立场,站在了教育者和成年人的立场,来衡量教材(学材)的意义与价值,更多强调了教材(学材)的经典性、教育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处于特殊身心发展时期的学生的感受与期待。教材(学材)教育价值的体现,最主要的不在于它承载了多少教学内容,而在于它与学生心灵间的对接性和可通达性,在于学生能不能对此产生兴趣,能不能产生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一所学校教学质量与另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国家课程的把握,对学科教材(学材)的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学生的起点,据此决定教学内容中讲解的详细安排。有详有略,有取有舍,有加有减,这就是学科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更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导游要把游客带到哪里去?要去哪几个景区?每个景区游览几个景点?每个景点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有什么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果导游自己不清楚,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导游呢?因此,崔允漷教授提倡:任何一个学科教师的第一堂课,不应讲具体内容,而应该介绍本学段这几年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学科整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文化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褚清源:正如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竞争一样,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做文化。你曾提出,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这一观点作何理解?(www.xing528.com)
田保华: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中找到共同的家园。课堂是充满故事的,有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断涌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机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任何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在营造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说,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离开了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现代学校文化,需要环境文化作基础,也需要制度文化作支撑,更需要课堂文化作底蕴。从这个层面理解,我认为,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褚清源:课堂文化的价值最终体现在育人上,这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田保华:我一直倡导这样一个观点,要把学校层面对学生施加以向善、向上影响的第一途径定位于课堂,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和向上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这正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所倡导的,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的课程观所要求的“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要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高效的课堂,来改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课堂文化表现在学科育人上,不是外部渗透问题,而是本身固有的东西如何自然而然呈现的问题。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学科思想,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教师应该做的是,把教材(学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和因素挖掘出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它是教师的课堂能力、课堂艺术、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问题,是课堂的文化氛围的营造问题,是体验与感悟问题。
为什么提出道德课堂
褚清源:实际上,教育即道德。在学校教育系统中道德教育无处不在,而道德课堂直接把课堂置于道德层面,为什么要着力放大课堂的道德功能?
田保华:教育应教孩子学会做人,使其向善、向上、向美,这是教育的道德目的、道德要求、道德标准。只有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项影响符合了教学生向善、教学生向上、教学生向美的道德要求,才可以称其为“教育”。如果违背了这样一种道德标准,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是教唆。
而教育改革最终必然发生在课堂上才有意义。我们一直把在学校的层面上对学生施加以向善、向上影响的第一种重要途径定位于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课堂即生命,是师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课堂很容易使教学转化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疲惫、厌烦、焦虑等感受。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师生的思维与精神,恶化他们的生存状态。
褚清源:你曾提出,传统课堂存在一些缺“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道德课堂的提出是否就是基于对这些现象和行为的矫正?
田保华: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常常以“为学生的将来负责”的名义从事着极不道德的教学。比如,一些教师独霸着时间,独霸着课堂,霸占了课上,又霸占了课下,这是一种不合道德的做法。尽管他们可能是出于好意,但不能用错误的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我们收获的成绩让学生付出了太大的代价,那么,所谓的“一切为了学生”便成了美丽的借口。
20%的知识通过自学获得,70%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习得,只有10%的东西需要老师来指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71”法则。因此,道德课堂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褚清源:是的,传统课堂也能赢得分数,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力,代价太大,成本太高。
田保华:我们必须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和育人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依照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来分析和矫正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与问题,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需要,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实际上,道德课堂不仅仅是育德的问题,在课堂上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又能让其获得学业的成就,这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我们的课堂应该满足学生学业进步的需求,也就是考试分数的需求,同时也应当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需求。
道德课堂是一种文化重建
褚清源:道德课堂的内涵是什么?
田保华:道德课堂即“符合道德标准”的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
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道德课堂,第一必须是高效的课堂,第二必须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第三必须是能够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
褚清源:道德课堂关键在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怎样的?
田保华:在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灵动的一组关系。道德课堂强调,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通、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适当紧张,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师生关系就像导游和游客的关系一样,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
褚清源:在实践层面,构建道德课堂有哪些具体的抓手?
田保华:在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倡导各学校和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道德课堂实现途径和策略,呈现丰富多彩的道德课堂模式和文化。
这些年围绕道德课堂的构建,我们提出了很多策略。比如,我们提出学校首先要进行自我诊断,让每一个学科教师都自我诊断,我们的课堂上到底有哪些道德缺失现象;比如倡导每个学校都要构建符合学校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比如全力推进校本教研,抓课标解读。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校本教研。2006年5月,在校本教研交流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把握三个抓。”“一个把握”即推进校本教研要把握五个要点:一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二是平等对话,交流碰撞,专业共生;三是推进校本教研的最高境界是要催生新型学校文化(突出强调课堂文化和教师文化);四是关注课改的价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住课改的“魂”;五是力争避免新的形式主义。“三个抓”即下一阶段校本教研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点:一抓执行力,二抓实践者,三抓生成。
关于校本教研,关键要澄清四种糊涂认识,即负担论、神秘论、无所谓论、对立论。一些教师把推进校本教研当作一种工作负担,我们去检查工作的时候,部分学校准备了两套档案,一套是校本教研的档案,一套是教研活动的档案,这说明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所谓神秘论,就是“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弄不清楚,似乎可望而不可即。三是无所谓论,有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了,我不会搞校本教研啦”,不关注真问题。四是对立论,就是推进校本教研没时间没精力,“现在抓质量、抓升学率,没时间”。
褚清源:道德课堂要构建什么样的文化?
田保华:道德课堂要构建一种回归生活世界,让课堂洋溢生命气息的文化。2007年我们曾提出,要让学生享受高尚的道德生活,一是要回归生活,二是要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三是要构建有道德的课堂,并且提出在学科教学中要强化品德塑造。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的充实与展开的过程。它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道德课堂生活应从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社会课堂。
道德课堂要构建新型教师文化。要求各学校摒弃那种“强势的、惰性的、竞争的”传统教师文化,构建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新型教师文化,特别强调,合作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
道德课堂同样构建以课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成长平台。课程是学校的灵魂,课程文化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校长都应该有自己的课程思想,应该加强课程建设来构筑课程文化,要树立课程意识和大课程观——课程即课程,校园即课程,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要以专业化的方式实施课程管理,面向所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心灵世界,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为学生创造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用课程成就学生。
“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我们开展的道德课堂研究是在养心,是在养我们教育者的心,也是在养学生的心。所以说“养心”是道德课堂的本质。
田保华语录
“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应该回归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让我们的孩子望得见童年的“青山”,看得见童年的“绿水”,记得住童年的“乡愁”!
校长的责任是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不恨同学,不恨教师,不恨学校。
教师的责任是构建一个学生喜欢的课堂,让学生上课不瞌睡,不厌学,不逃学。
创客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不以比赛为目的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的、学科融合性的、实践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创客教育其实可以看作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就像做纸飞机、木头桥、沙时钟、水火箭、土城堡、雪鸟巢等,是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儿童都有可能沉浸其中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