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作为京剧之母,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徽剧的现状如何呢?日前,应绩溪文化人士之邀,我们一行四人在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带领下,至安徽绩溪——徽剧发源地进行了考察。
绩溪伏岭,一个清秀的山区小镇,是徽剧古老的发源地。在当地文化站,我们与老艺人座谈,参观小镇的徽剧陈列馆,并至绩溪实验小学观看童子班表演,初步了解徽剧的现状和徽剧传承的情况。
伏岭当地的老艺人仅剩下十几个人,均已70岁左右,而这仅存的十几个人尚需外出做工维持生计。徽剧的演出剧目手抄本现在散落在村民家里,急需保存下来。徽剧陈列馆条件有限,仅能展出部分头饰和戏服,其余大量叠放在阁楼间箱子里。
近年来,当地政府逐步有了保护意识,童子班也开办了十多年,原意是想从孩子中培养新一代的徽剧接班人。不过这些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升到中学以后就无法再学习徽剧了。因此,现在的徽剧是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老的老,小的小,缺少青年中坚力量。徽剧尚未形成演出市场,童子班的小演员们无法成为专业演员,甚至拿过全国小梅花奖的小演员也不再继续学习和演唱徽剧,令人感到非常遗憾。徽剧处境岌岌可危。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过去,新生力量断代,使得徽剧艺术面临着存亡的危机。
想当年四大徽班进京,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徽剧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如今却如此寥落,令人扼腕。
中国的地方戏曲约有三百多种,近代以来已有部分地方戏曲走向消亡。然而近些年来,经过政府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昆曲、京剧等剧种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像昆曲观众年轻化,越剧演出市场化都做得非常好。(www.xing528.com)
我们热切希望徽剧这个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剧种,也能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重现当年的风采,当然这需要政府、教育系统和文艺工作者等大家的共同努力。
经过两天的考察,看到了徽剧目前的演出现状,和徽剧传承保存情况。仿佛看到古老的徽剧向我们展现了她的笑颜,这笑颜虽略显沧桑,但淳朴而诚挚,静待着我们走近她,观赏她,拥抱她!
在中国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今天,我们衷心祝愿徽剧能够再次走到台前,绽放光华!
上海戏剧学院 博士 周春雨
2018年5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