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戏剧演出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

当前戏剧演出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调查访问发现,大多数的戏剧从业人员都认为,戏曲的市场在萎缩,观众在减少。相比全国来讲,上海的整体演出市场可以说是最好的演出市场之一,但戏曲仍然是其中的薄弱环节。[1]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曲润海在其发表于《中国戏剧》2003年第3期的《从台上台后看中国戏剧之艰难》一文中,中肯地概括了全国戏剧演出团体的概况,指出像北京等大城市的个别剧场戏剧演出情况良好,在全国并不具有代表性。

当前戏剧演出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

自2002年底开始,《中国戏剧》杂志先后开展了对“当代戏剧之命运”、“重建中国戏剧”、“基层剧团的生存状况”等的专题讨论,专家们纷纷响应,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专家认为,当今时代戏剧(主要指戏曲)的命运式微,有些专家却不这样认为,大家纷纷展开了舌战。专家的舌战正说明了我们的戏曲的确面临着危机,否则也不需要大家费这许多口舌了。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戏曲受到多元文化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冲击,确实不再是当年的辉煌。在笔者的采访当中,有许多长辈跟我提及上世纪新中国刚刚成立后的50、60年代,戏曲是多么的受老百姓欢迎,那时得到一张戏票是多么欢天喜地,要好好珍藏在自己的口袋里。很显然,这样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那么,当前戏曲演出的市场状况究竟如何呢?

带着一探究竟的目的和心头的一些疑问,笔者走访了上海的各大戏曲院团和艺术团体。经过调查访问发现,大多数的戏剧从业人员都认为,戏曲的市场在萎缩,观众在减少。相比全国来讲,上海的整体演出市场可以说是最好的演出市场之一,但戏曲仍然是其中的薄弱环节。据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统计资料,上海的演出场次截至笔者行文当年连续13年每年达到1万场以上(包括音乐会歌舞演出、杂技等所有的演出),其中在国际艺术节期间,大约1个月的时间,上海就要演出130场左右的艺术节引进的国内外优秀剧目,上座率达到90%以上,观众有30万~40万人次。其中,人数最多的一届艺术节,观众甚至达到了45万人次。在这些演出当中,艺术节从全国其他各省市选来的地方戏精品,由于方言、欣赏习惯等种种原因,却常常不受观众欢迎,卖不上座。总的来讲,在上海每年的这上万场演出中,戏曲的比例相对较小,而且戏曲的出票最困难,其上座率比不上话剧,比不上杂技,也比不上音乐会和演唱会。因此,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开展剧目组织工作时,与其合作的演出公司往往都不愿意接手戏曲剧目。

上海的“戏曲码头”——逸夫舞台是上海专门演出戏曲的剧场,全年大约演出各类戏曲300场,有些场次出票率只有30%,常常需要组织观众来提高上座率。上海市文广影视集团下属的上海市演出公司是上海大型的演出公司,是全国最早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A类演出公司之一,是集演出经营、演出广告、舞美制作、演出展览、舞蹈培训、演出票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演出经营机构。在其运作的各类演出节目中,戏曲的上座率也往往不高,因此他们对运作戏曲剧目的热度也不是太高,戏曲类剧目只占到其运作剧目的10%左右。

沪剧是上海的大剧种。上海在“文革”后曾经有沪剧院一团、二团、浦东分院,还有南汇沪剧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嘉定、松江等区县都有沪剧团,奉贤也有3个沪剧团,而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了上海沪剧院和长宁、宝山沪剧院。上海沪剧院是受全国瞩目的大剧团,曾经在上世纪50、60年代创演过《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沪剧剧目,创造了地方戏在全国的辉煌。但是,现在上海沪剧院的演出也面临困境,出票非常困难,基本上要靠政府或团体包场、组织观众等方式来维持演出。而上海另外两个区沪剧团,长宁区和宝山区沪剧团现在已经很少演出。据上海沪剧院2003年的调查,在上海爱好沪剧的观众只剩下一万来人,而且基本是居住在上海郊区的本地老年人。

曾经的上海还有甬剧、锡剧、扬剧等各地方剧种院团,而且有些剧团在当时还是很有名的,比如曾经演出过《半把剪刀》这样脍炙人口的剧目的堇风甬剧团。然而,现在这些地方剧团在上海都消失了。现在上海的五大剧种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另外还有评弹团、滑稽剧团等,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京剧、昆剧、越剧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往日的风光肯定是不在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办公室多年从事演出市场工作的王建华老师这样认为:“严峻的现实,使得戏曲面临挑战,有些人认为戏曲不可能繁荣起来了,还有些人非常悲观地认为戏曲将走向消亡了。我是不主张戏曲消亡的,但是这个阵地会小一些。说戏曲一定还会繁荣的,说戏曲现在还在繁荣着的,是对戏曲非常爱好的一些老的文化工作者和一些老的戏曲爱好者,他们执着地守着这个阵地。但是这个阵地真的在萎缩。这个萎缩并不能跟50、60年代的萎缩相提并论,是发展过程中的新的萎缩。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一种情况,改革开放以后的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更是这样,全国的戏曲剧团萎缩情况更加严重。

据2006年11月9日《中国文化报》报道:“中国戏曲剧种上个世纪50年代有368个,到80年代有317个,2005年是267个,基本上是每年消亡2个剧种。”云南滇剧“上个世纪50年代剧团为30余个,到80年代减为近20个,直到今天只剩下两个半。”2002年的《中国百姓蓝皮书》中提到:2000年共有345个剧团全年无演出,占剧团总数的13.2%。“据河南有关单位统计,总人口和农业人口都居全国第一,曾经以剧团总量居全国第一的河南省,剧团总数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219个下降到了现在的151个,而其中能够正常演出的仅有78个。按照这个数字每年这些团体能够覆盖的观众人数为4700万左右,也就是说河南每年约有近3000万农村人口看不到一场由专业艺术团体演出的剧目。”[1]

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曲润海在其发表于《中国戏剧》2003年第3期的《从台上台后看中国戏剧之艰难》一文中,中肯地概括了全国戏剧演出团体的概况,指出像北京等大城市的个别剧场戏剧演出情况良好,在全国并不具有代表性。根据他对全国戏剧演出市场的了解,全国的真正情况是“东部南部沿海、苏南地区,看好。‘不是东西’的中部几个省,是初级市场,剧团演出是包场的形式,但却养活着大量县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即使是广东、福建的县剧团,大部分时间也是活跃在农村。西部广大地区,特别是大西南大西北,则初级市场也很薄弱,甚至可以说没有演出市场,还是主要靠文工团式的送戏来满足人们看戏的需求。四川省的一些地区尚且如此,更何论青海、新疆、西藏!”[2](www.xing528.com)

可以说中国的戏曲演出总体不景气,个别地区剧团尚可,区域差别较大。

又有人说,戏曲的真正市场在农村。相对城市来讲,农村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较少娱乐休闲方式和群体活动,还有些人喜欢凑热闹,瞧新鲜……因此,相对来讲,地方戏曲在农村反而有可能比在城市受到更多的欢迎。

有作者在《中国戏剧》发表文章,描述了在农村看到的农民看戏热情的高涨。2007年大年初九,作者到河南省陕县实地考察农村演戏的情况,“隐约耳边锣鼓响,顺声就势找剧场。简直是奇迹!台上在唱,台下在听;台上在演,台下在看;台上精彩认真,台下如痴如醉,此一时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彼一时令观众哭得泪雨滂沱。偌大的露天剧场内,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丝毫不为过。”[3]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笔者也在调查中看到过山东乡里农民看戏的情形。但笔者认为,这只是反映了农村人有看戏的需求,却难说戏曲在农村有多大的市场。

这样说的原因首先是,农民自身的消费能力低下。农民确实是喜欢看戏,热烈地欢迎戏曲剧团下乡来演出,但是他们通常不会自己掏钱买票看戏。这也就是说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市场,有戏曲演出的需求,却无钱可赚。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大多数的乡村并不富裕,13亿人中大约9亿是农民。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资料,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587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4],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农民一年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不过占城镇一个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农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一年辛辛苦苦赚的钱,要靠它养家糊口还不够,还要靠它送孩子上学,给儿子娶媳妇,他们怎么可能把钱付给剧团看戏呢?虽然他们的精神生活是贫乏的,哪怕他们确实很想看戏,但没有经济收入,何谈市场?就像作者郭月亮在他的《对当代中国戏剧市场的思考》中所说:“从我国戏剧市场的现状看,有需求无钱赚是其主要特点。就是老百姓想看戏掏不出钱,剧团辛辛苦苦赚不到钱。”[5]笔者认为,特别是对于农村市场来讲,更是这样。

在农村,也有掏钱请演出团队来的,他们都是谁呢?有乡政府,有靠养鸡、靠科技种植致富的大户,有从城里赚了大钱回来的“出息了”的人,他们会请一个剧团过来,给乡亲们热闹热闹,表示个心意。还有,像戏剧大省福建,有很多戏曲演出是富裕农户办各种风俗事宜,像酬神、祈福、求子、贺寿、节庆及婚丧嫁娶等等,请个剧团来演出热闹热闹。上述河南省陕县深受农民欢迎的演出,也是过年期间村政府“承诺给群众要办的好事实事之一”,而这样的好事实事一年也不过“法定两次”[6]。所以说,应该讲农村是有需求的,在个别富裕农村也会有一些戏曲的消费,但是从全国来讲,整个市场还是比较小,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

其次,农村戏曲演出的质量上不去。这是因为一方面,省市级的大院团不愿意到农村演出,去农村演出路途遥远,院团设备运输等方面有诸多不便,而大多数农村戏曲演出环境恶劣、设备简陋,城市里的演员习惯了城市剧场的音响、灯光,到农村去简陋的舞台甚至露天演出,感到非常不适应。由于农村经济尚不发达,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缺乏管理,很多乡镇可供演出的舞台都年久失修,近似危台。“有些乡村没有舞台,为了请剧团演出,临时请搞工程的包工头用钢管和架板搭起个舞台,一步三晃,装起几条幕布,吊几个灯泡,架上几个高音喇叭,剧团的演出就开始了。”[7]这种情况是很多的。“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冰天雪地,市县级剧团大多的演出就是在农村的这种环境中进行的。在下乡巡回演出中,我们偶尔也能发现在那么几个乡,有了新修的舞台,但这只是凤毛麟角。”[8]这就是农村的演出环境,也难怪大剧团不愿意到农村去演出。前几年上海越剧团曾经到郊县农村去演出了一趟,一套很好的舞台音响因露天演出灌满风沙,从此报废了。另一方面,省市级大剧团的演出费也高出农村的消费水平。比如,上海沪剧院到农村去演出一场的费用大约是10000元,而上海周边的一些民间剧团演出一场大约只收费2000、3000元。在其他省市,有些地方的剧团演出只要几百、1000块。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对河南16个基层剧团进行调查发现,它们“平均每场演出收入仅有650元,最高单场收入1100元,最低单场收入仅有400元。”[9]因而,在农村主要是由一些民间的草台班子剧团或者基层剧团进行演出的,他们的演出质量当然比不上省市级的大剧团。无论是演员的功底、舞美道具、服装化妆各个方面都要粗糙一些,差一些。这些剧团演的戏有时也只是一些片断,而且有个别剧团为了卖噱头,还有些低级粗俗的成分夹杂在里面。

以上就是笔者所了解的当前我国戏曲市场的现状概况。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无论是从文化内涵上还是从市场效益上来讲,农村的戏曲演出还难以对戏曲的总体振兴起到很大的作用,戏曲演出尚需要大力的扶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