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设立的三个平行分论坛中,每场分论坛都有国内外的顶级专家参与,其中包括来自印度的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组织负责人、世界可持续发展论坛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来自美国的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美国导演协会成员、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会员凯斯·梅林,来自美国的1993年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教授史蒂芬·多伊格,来自英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出品人、伦敦贝德莱姆电影制片公司首席执行官格莱斯·乌文,来自伊朗德黑兰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哈桑,以及来自韩国、俄罗斯、蒙古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6个国家的5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专家学者们在大会上都认真发表了演讲,并从不同的职业视角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看法。
拉金德拉·帕乔里先生是一个为世界和平奉献一生的人,他站在人类持久和平的角度,着眼于能源与环境的关系,重点讲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省,在迎接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注重永续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格莱斯·乌文先生以一名电影从业者的身份,指出世界的发展不单单是医疗、军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还应着重发展文化这种“软实力”。他对阿尔山论坛寄予厚望:“我希望通过阿尔山论坛,让世界能够更加关注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仅是关注眼前的机遇,更应着眼于更长远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相信如果整个发展方向设定正确的话,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更加有成效。我认为,通过阿尔山论坛,文化产业将在全球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来自伊朗德黑兰大学的哈桑教授则从历史与现代对比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在现代社会理解“一带一路”、理解现代文明的交流问题。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代世界各国文明沟通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类各种文明虽然具有独立性,各自的发展速度、发展程度也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公平、和平与富强。
从全球经济形式与合作的角度出发,南开大学前副校长佟家栋教授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调整的方向,指出美国当前的对外战略尤其是贸易战略意味着美国不再希望作为全球领导者来发挥作用,这是美国放弃世界领导地位的开始,因而现代国际经济关系正在进入新阶段,充满挑战。(www.xing528.com)
来自日本的专家在现代牧场建设的问题上提供了宝贵案例和建议。
来自奥地利的史蒂芬·劳赫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内蒙古应该如何打造世界级文化符号。
传统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不仅体现在会议建筑的风格上,还体现在论坛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阿尔山的自然风光里。
与会嘉宾来自世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社会环境,因而大家的观点也各自不同,但这正是本次大会的核心意义所在——聚集世界各地的专家,容纳包罗万象的文化,听取不同的声音,实现论坛的初衷,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