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 乔钧庆
背景分析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他们对理想大学的追求充满艰辛。白热化的竞争和对成绩的过高要求使很多同学的心理陷入焦虑的沼泽地,他们内心深处无形的呻吟令老师忧心,令家长痛心。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往往具有更顽强的意志品质,更容易在面对学习困境时逆流而上,取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效果。但有一个事与愿违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学生的学习期待值过高,一旦超出自己的实力范围,就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产生学习倦怠,甚至可能陷入一蹶不振、消沉低迷的状态。
陪伴学生走出学习动机调试的误区,是班主任当仁不让的职责。
教育经过
我们班的一帆(化名)同学,就有一段迈越绝望之山获取希望之石的难忘经历。
2016年夏天,中考失利的一帆同学来到我校借读。高考金榜题名的强烈愿望植根于一帆的心灵深处。
然而,由于基础薄弱,高一年级九门功课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对她来说像三座大山,使她举步维艰,犹如一只撞入蛛网的飞蛾,任凭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她的父母一直坚持为她找家教补习,我也三番五次找她谈话。但家长和老师的努力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似乎成了阻力。她的成绩始终处于班级下游,并且出现了逆反的情绪,意志日渐消沉,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
对一帆同学的问题,我暗暗焦急。但我明白,当老师无可奈何的时候,孩子更是处在最黑暗的时刻。一个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落后,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我决心对她予以更多的关注,并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www.xing528.com)
经过认真分析,我觉得一帆的症结主要在于学习目标过高,自身定位不当。一旦学习目标远远超出学习者自身的实力,他便会产生深深的怀疑和沮丧,从而走向自卑和低效之路,其痛苦是常人难以感同身受的。此时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适时地引导。据此,我没有再像以往那样跟她讲大道理,而是对她施以信任的目光、诚心的话语和春风化雨般的陪伴,多次耐心倾听她诉说。
慢慢地,她的心结逐渐打开了。不再纠结于能不能一步登天,她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高二的半学年,她全身心地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来学习。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她的成绩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均进入了班级前十名,作为学习进步的榜样在家长会上发言。
关于高二的学习经历,她在发言中说道:
终于熬到了高二,但自己咸鱼翻身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新学期的前两次考试,我取得连续的进步以外,我的成绩就再也没有过多起色,甚至跌落至高一时的水平。那段日子,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怀疑父母送我来借读是否必要。我觉得自己真没用,辜负了父母对我的付出和期望。当时的困难,大得几乎让我招架不住,无从下手。
幸运的是,从高一到高二,班主任老师默默地陪伴。无论顺境逆境,他总会给予我鼓励和建议,使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宽慰和鼓舞,这成了我学习上强大的动力。班主任经常在谈话中建议我,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要对自己有信心,要适时地调整学习目标,不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每次进步一点点就是胜利。这些话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一点点改变我原先对考试成败的认识,以后我也一定会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应对生命中的每次考验。谢谢您,老师!
从她的肺腑之言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一,孩子的问题各不相同,成功的途径往往也不是单一的,永远不要对任何一个学生轻言放弃,要善于“陪伴”。其二,凡事要适度,教育要遵循规律,不能过于“功利”,给学生施加过高的学习压力未必是件好事,有时候恰恰会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案例点评
在班级管理中,由于“恨铁不成钢”的潜意识,我们有时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过高的学习目标。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学习动机的强弱与学习成绩呈倒U字形关联,一旦关注过度,我们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并且对学生可能产生很严重的伤害,成为无辜的“施害者”。
对于学习动机的调适,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的学习期待不应过高,应该处于一个适度的渐进的范围中,这样才可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走出沼泽地。第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元的,我们需要理性、全面、细心、具体地思考,分清主次,帮助、指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从心理上明确并自觉不断提高学习动机的层次,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完善和提高学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