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道翠绿的闪电。入水捕鱼,只是瞬间。
它也是国内分布广泛,溪流池塘边最常见的美丽小鸟,我们常称之为小翠,即普通翠鸟(Common Kingfisher)。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这是中唐诗人,大历十大才子之首钱起的《衔鱼翠鸟》。此诗寥寥数字,描画出翠鸟不动声色又迅疾轻敏的捕鱼绝技。钱起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中进士,是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官至翰林学士。我们最熟悉的是他在《省试湘灵鼓瑟》中空灵缥缈的千古佳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小时候,家门前有一口大池塘,我喜欢坐在塘边的青草垛上垂钓,常见小翠呼啸着闪电般飞过。老家屋后潮湿的土壁上方,有一个小洞,那里是小翠的巢,常见它叼着小鱼飞进去。
普通翠鸟衔着捕获的小鱼越出水面 李英中/摄(中山福获村)
普通翠鸟站立在枯萎的莲蓬上 亦风/摄(中山紫马岭公园)
那时候,三月的春燕会飞进家里来垒窝,每天早晨的竹林里,叽叽喳喳的雀鸟声响成一片。现在想来,都是美好的童年记忆。
中山紫马岭公园的两个荷塘,常见小翠的身影。我喜欢静立于枯荷上的小翠,萧瑟中的活泼,若再飘几丝细雨,是非常有禅意的画面。
普通翠鸟 亦风/摄(中山紫马岭公园)
普通翠鸟悬停在空中,伺机捕食水中的小鱼 亦风/摄(中山金钟水库)
一只普通翠鸟立在枝头上,展翅欲飞 汪峰/摄
白胸翡翠站立在枝头上,伺机捕鱼 方良标/摄(中山长江水库)
小翠属于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体长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体重40—45克,寿命可达15年。身体金属浅蓝绿色,头顶布满暗蓝绿色和艳翠蓝色细斑。体背中央有如一道翠蓝色的流瀑,喉部白色,胸部以下呈鲜明的栗棕色。雌雄的区别在嘴端:雄鸟嘴全黑色,雌鸟嘴下端橘红色。
民间也叫小翠为鱼狗、捕鱼郎,与同属佛法僧目,黑白两色的斑鱼狗一样喜欢在池塘捕鱼。斑鱼狗是悬停的高手,喜欢悬停空中伺机捕鱼,但我有一次在金钟附近,竟然见到小翠也会悬停。(www.xing528.com)
在中山,还有一种并不常见,也非常美丽的翠鸟——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 Linnaeus, 1758)。我们喜欢拍鸟的人又叫它大翠。
白胸翡翠嘴红色,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飞行时翼可见白斑。白胸翡翠体型要比普通翠鸟大很多。在中山的金钟水库附近池塘,普通翠鸟、斑鱼狗、白胸翡翠有时可以同时见到,堪称佛法僧目的“金钟三宝”。在崖口及海湾城附近,偶尔也可见到白胸翡翠的踪影。
同大多数猎食翠鸟一样,白胸翡翠也完全是肉食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在中山,我还见过一次蓝翡翠,可惜是远远见到,并没有拍摄下来。2014年冬天,在深圳红树林公园也见过一次。蓝翡翠是一种以蓝色、白色及黑色为主色调的翠鸟。
一只白胸翡翠站立在金钟水库某处的木桩上 亦风/摄(中山金钟水库)
一只白胸翡翠站立在电线上,用犀利的目光寻找着眼前的食物 亦风/摄(湖南涟源)
关于小翠,还有一段故事一定要说一说。
2015年4月,京剧程派大青衣刘桂娟在微博上晒了一下她的点翠头面,引发了一场和网友的骂战。点翠头面是传统戏曲的旦角演员所带头饰,主要由翠鸟羽毛、水钻和纯银经过专业制作而成。
“点翠”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金属细工技法,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古已有之,清末民初更盛极一时,从宫廷流传到民间。作为传统戏曲化妆的一部分,很多名角大家都会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精美的点翠头面。
在今天,翠鸟属于保护动物,真正的点翠头面已经很少见到,制作技艺也几乎失传。戏曲舞台的点翠头面早已用“点绸”替代。而最精美的点翠发饰,在故宫博物院或可以看到。
一只点翠头面,据说要数十只翠鸟的羽毛。这么美丽的首饰,却是以牺牲翠鸟得来的,我宁愿不看这样残忍的头饰。
美,也应该合乎自然与正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