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课程基础:园本课程的特点与功能

学前教育课程基础:园本课程的特点与功能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园本课程的特点1.以幼儿发展为本园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幼儿有个性地全面发展。“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坚实理论基础,即关注每个幼儿,关注幼儿不同的个性,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将幼儿看成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事实上,园本课程开发的本质特点就是课程的个性化,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个性化,形成以幼儿园为本的适宜性课程特色。

学前教育课程基础:园本课程的特点与功能

(一)园本课程的特点

1.以幼儿发展为本

园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幼儿有个性地全面发展。这是对幼儿主体价值的珍视,是对教育个性化改革趋势的呼应。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人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坚实理论基础,即关注每个幼儿,关注幼儿不同的个性,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将幼儿看成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2.体现幼儿园的特色与个性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幼儿园的需要为前提,因此,它关注每一所幼儿园自身的特色,希望每一所幼儿园都能追求和展示自身独特的个性。课程开发的主体以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为主;园本课程开发可以对自主选择的现成课程文本从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改编、整合、补充与拓展,以使这些课程更符合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基本精神,从而真正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园本课程开发就是尊重各个地区、各个幼儿园的具体差异,改变“千园一面”的现象,满足幼儿园和社区的特殊需求。事实上,园本课程开发的本质特点就是课程的个性化,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个性化,形成以幼儿园为本的适宜性课程特色。这种个性化主要是对本园幼儿、教师,本园物质条件,本园所处社区环境,本园文化以及办园理念等要素的反映,这些个性化综合体现了幼儿园的特色和风貌。

3.生成性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生成性的课程,其开发和运作的历程彰显着特定情境中师生间的互动、体验、顿悟、灵感和创造,活动过程中伴随着非预设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园本课程体现了教育生活的丰富性、关联性,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构建、共同生成教育活动的课程性,具有生成性的特征。生成性的主旨在于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互动,逐渐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形成共同的兴趣来设计、发展课程。生成的过程既是课程跟随具体情境不断调整、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过程:幼儿在自身兴趣中自由探索、努力发展;教师则通过参与幼儿的活动,在对幼儿每一次的观察和发现中,在对教育契机的每一次把握和感悟中,在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中,使自己获得真正的发展。

4.生活化

生活是人的生命最直接、最真实的存在状态,人在生活中体现价值,这种价值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或方式来传承或实现,这种手段或方式即教育。所以,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生活成为教育的本原性依据,成为教育的第一需要,更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的第一需求。纵观20世纪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课程一度被当作训练幼儿的工具,囿于幼儿园围墙之内,偏离了幼儿生活。为打破这些传统课程观,很多学者提出了回归生活的教育,如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即儿童的生长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教育也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他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而园本课程极具生活化色彩,它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形成,又融于生活。园本课程中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同时它照顾幼儿的体验、需求、兴趣,使生活成为幼儿的课程。

5.整合性

园本课程集结着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儿童、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儿童、教师、幼儿园、社区互动整合的过程。它凸显了儿童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园特色的形成以及社区的和谐发展,四者相互依存、动态整合:儿童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条件,幼儿园特色的形成是表现,社区的和谐发展是结果。园本课程的整合性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www.xing528.com)

一是内容整合,即各领域课程的内容整合。各领域课程的内容整合不是大拼凑,而是根据幼儿发展需要,筛选、融合、统整各课程内容。

二是手段整合,即网络、电视电影、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互相整合。

三是课程资源整合,即园内资源与园外资源的整合。

(二)园本课程的功能

1.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发展

一方面,园本课程在尊重幼儿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尤其是从幼儿实际出发,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适宜的活动,其针对的不是一般的幼儿和幼儿园,而是特定的幼儿和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利用丰富的,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亲自参与为特色的课程资源,可将幼儿的差异性与幼儿真实的生活引入到课程中,再配合具有开放性的社会和自然课程资源,对幼儿身体机能、认知水平、社会情感等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幼儿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将面临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从众多信息中归纳探索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部分等问题。这一过程将促使幼儿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2.有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园本课程”的提出,赋予了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中“基地”的地位,也赋予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要带着自己对儿童和课程的理解、经验来生成和运用课程,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决策、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这样,幼儿教师作为园本课程开发和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从一个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集课程决策、设计、实施、评价于一身的人。角色的转变,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课程资源引入课程,特别是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课程,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教师将不再只是教科书的被动讲授者、课程目标的被动执行者,教师将从课程边缘走入课程中心,成为课程目标和标准的制订者、实施者,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各个环节,实现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无疑,这种转变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园本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挖掘与幼儿园有关的一切资源。普适性课程要求教师执行既定的课程文本,而园本课程注重对文本的建构,注重对文本相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充分体现生活性、整合性,强调对一日生活活动的充分利用,强调对家庭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园本课程之“本”应该包括与幼儿园密切相关的家庭、社区等因素。因此,园本课程的建设,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当然也是确保幼儿园课程真正适合特定儿童的有效途径。[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