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理念
在史代纳的七年发展论里,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发展来看,幼儿是在操作中学习,由行动逐渐唤醒思考及想象的能力。生理发展顺序决定了教育首先要由四肢做起(重视运动及活动),接着是与胸腔有关(重视感情),最后才是头部(重视智能与认知),也就是意志→情感→思考(willing→felling→thinking)。所以幼儿阶段重视意志力的培养。幼儿时期发生的一切影响人的一生,包括身体、智力、个性及道德。
(二)教育目的
史代纳说过,我们最大的努力一定要放在培养自由的人上面,让人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标,指导自己的生活。[11]华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阶段性地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物理性身体、以太体、星芒体和自我意识体都得到发展。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物理性身体、生命体、星芒体和自我意识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针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教育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最终形成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人生定位和方向。
(三)教育内容
华德福教育绝不追求乌托邦,绝不过度理想化,绝不为理想社会预备儿童,而是按照实际生活、生命本质朝向的目标预备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华德福教育不提供正规的课程,重点在于回应幼儿身、心、灵的发展与需要,帮助他们形成和谐的情感、创造及自由思考的能力。幼儿需要的是想象、节奏与活动的教学。“创意游戏”就是幼儿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
华德福学校的幼儿每天至少各有一次户外和室内自由创意游戏活动,每次游戏时间约四十五分钟。幼儿将生命经验转变成游戏,在游戏中抒发情感,自由创意,重新建构新的经验。七岁之前的幼儿游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身体的游戏、模仿想象的游戏及有目的的假装游戏。[12]比如:三岁左右的幼儿,精力充沛,除了借助动作外,还需要借助模仿想象的游戏来表现自我。幼儿将一个玩具幻想成另一个他想要的东西,如把一块木头想象成一匹马,过一会儿,同一块木头可能变成汽车……这是幼儿运用高级创意想象的开始。[13]
在世界各地的华德福幼儿园里,故事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老师依据儿童年龄及需求,选择适宜的故事,计划故事叙述的时间和遍数。典型的童话故事一方面引导幼儿走入社会,使他们看见生命中的挑战、害怕和惊恐;一方面鼓舞他们勇敢地战胜困难,获得成长的力量。透过童话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生命经历,教育的力量自然地与儿童的生命交融。另外,艺术活动也是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色彩的学习、绘画活动、蜂蜡捏塑、手工制作、歌曲欢唱。
(四)教育方法
1.规律与重复
史代纳说过,规律是健康之柱,人类、大自然都在规律中演进,孩子经由规律与重复会获得完全的保护、爱、安全及和谐。因此,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生命韵律感。从人类的历史文化、四季的变化、白天与夜晚的重复交替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着节奏,节奏不断重复而产生秩序,人类生活在其中,深受其影响。
生命的韵律节奏如果遭到破坏,我们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干扰。而10岁前的孩子,其内在节奏较不稳定。因此,从幼儿阶段起需要使幼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帮助孩子健康平稳地形成生命的韵律节奏,同时也要让孩子感觉到大自然的韵律节奏,感觉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使生命节奏符合这个世界的韵律。
2.模仿与典范
幼儿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及模仿能力,具有梦幻特质。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根树枝可能就是他们的一把剑、一支枪或一艘船。不要急着将幼儿阶段的孩子从梦幻世界唤醒,逼着他们去了解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原理。
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同时经由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的感官对所有围绕着他的事物开放。因此,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经验和模仿对象是华德福幼儿园所强调的。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个愉快的、亲切如家的环境,使孩子很快地融入其中。教师只要能多层面并且有节奏地重复自己的动作,孩子就能按其步伐去找到他所要的东西,实现他的模仿。
(五)教育环境创设
华德福幼儿园提供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支持的教育及能健康成长的环境。环境的设计特别重视感官上的舒适,因此史代纳的建筑哲学被称为“有机建筑”。
首先,地板、墙壁等要能给人良好的视觉与触觉感受,以迎合幼儿敏锐的感受力。原木桌椅、地板,淡粉色的墙面,同色系的布帘给人以温馨、舒适感,以自然材质做成的玩具可供进行“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游戏。
此外,布置有“季节桌”,显示出对季节之重视。配合大自然的规律变化,桌子上布置着当季的花果或孩子散步时拾回的小东西,也布置有相关节庆的代表物品,让孩子对大自然与节日有更多的了解。
每间教室都像一个家,设有一个厨房,有大人使用的厨具,供老师准备餐点,小朋友也可以给老师提供帮助。班级采用混龄方式,就像一个家庭,不同年龄的孩子互相交流和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图7-1 成都华德福幼儿园
(六)作息安排
华德福幼儿园的作息安排相当重视韵律节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像人的呼气和吸气一样,具韵律节奏,活动在动静交替中和谐进行。
1.自由游戏时间
每天早上小朋友约7:30起开始陆续入园,入园后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段时间里,孩子随着自己的喜好即兴游戏,他们会在角落中组成小团体,有的小孩喜欢独自玩耍或由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带入游戏,有的孩子会在老师身旁参与老师的工作,或是在老师身旁坐一会儿再开始投入游戏。
2.晨圈
游戏接近尾声时,老师自己先动手整理收拾,借此引导孩子模仿,一起收拾物品。接着幼儿上洗手间去洗手,先盥洗好的幼儿可帮忙准备早餐,布置餐桌、餐具,用早餐之前大家先围成圆圈进行团体活动,晨圈中可能进行唱歌、庆生、手指游戏、说故事或轮舞的活动。“轮舞”是一种结合诗歌、舞蹈的韵律游戏,有时会配合季节来设计不同主题的活动。
3.餐点
幼儿园的早点是师生共同准备的,每天食谱不同,但每周固定周几吃什么,强调自然健康的有机食物。
4.户外活动
用完点心之后,有一段户外自由游戏时间,有时大家到附近的公园散步、捉迷藏,有时在教室外的沙坑玩沙或在花圃种植花木,等等,借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www.xing528.com)
5.童话故事时间
11:30回到教室后,在放学之前,有的老师会吹笛子或弹竖琴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老师要说故事了。老师不是拿一本书来念给孩子听,而是将故事提前背下来,用很自然的方式讲给孩子听。
除了每日作息强调节奏和韵律外,每周的课程也有它的节奏。例如,安排不同主题形式的活动,周一是画画,周二是园艺,周三是捏塑,周四做面包,周五是优律司美律动。至于每一季的变化,也会从教室的布置和季节桌体现出来。在节庆和生日庆祝会中,孩子可以体会到时间的意义。充满韵律节奏的作息及课程安排,促进了孩子身心平衡、健康成长。
思考与练习
1.比较不同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
2.比较不同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3.不同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对我国当前幼教课程改革有何启示?
【拓展阅读】
高瞻课程模式时间表(半日制)
9:00-10:00抵达/自选活动
10:01-10:15集体活动
10:16-10:40户外活动
10:41-10:55点心
10:56-11:10集体活动
11:11-11:30讲故事、放学
【注释】
[1]简楚英.学前教育课程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2.
[2]M.C.Day & R.K.Parker(Eds.),The preschool in action:Exploring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2nd Edition).Boston:Allyn&Bacon.1972:432.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93.
[4]刘华,时萍.几种课程模式的介绍与分析[J].早期教育.2008(8).
[5]王雯.“活教育”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2(6).
[6]北京市教科所.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62.
[7]北京市教科所.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62.
[8]陈鹤琴.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8.
[9]衡若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个案研究——以某华德福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16.
[10]Steiner,R.(1994).Understanding Young Children:Excerpts from Lectures by Rudolf Steiner Compiled for the Use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Reprinted.),23.The Waldorf Kindergarten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Inc.
[11]Wilkinson,R.(1990,p.14).Commonsense Schooling.Sturbridge England:The Robinswood Press.
[12]Dancy,R.B.(1989,p.145).You are Your Child's First Teacher.California:Celestial Arts.
[13]Dancy,R.B.(1989,p.147).You are Your Child's First Teacher.California:Celestial Art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