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课程基础之五指活动课程理论

学前教育课程基础之五指活动课程理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以他的“活教育”理论为基础。“活教育”理论是他最主要的理论,也是最具亮点的部分。针对这些缺点,“活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从中直接去学习”。他的“活教育”课程内容具体分为五类,即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因此他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对批判传统的旧教育和课程改革均具有积极意义。

学前教育课程基础之五指活动课程理论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以他的“活教育”理论为基础。“活教育”理论是他最主要的理论,也是最具亮点的部分。“活教育”思想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反封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两大原则”(教学原则、训育原则)中。[5]此处主要介绍他的“三大纲领”。

(一)“活教育”目的

陈鹤琴说过,人与人之间必定相互发生关系……所以“活教育”要讲做人,应努力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得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6]继而,陈鹤琴进一步指出:第一层次是“做人”,此处的人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是最起码的。第二层次是“做中国人”,他说,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别的国家的人不同[7],即“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

(二)“活教育”的课程

陈鹤琴批评旧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不问儿童是否了解,不管与时令是否适合,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教,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书呆子”。针对这些缺点,“活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从中直接去学习”。所谓“活教材”,是指大自然、大社会这一直接的“书”,即儿童与自然及社会直接接触,从亲身观察中获取直接的知识和经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源于儿童真实的生活环境,并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他的“活教育”课程内容具体分为五类,即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

(1)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生、营养等);

(2)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

(3)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物植物、矿藏、理化、算术等);(www.xing528.com)

(4)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

(5)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作、写、说等)。

(三)“活教育”的方法

陈鹤琴先生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8]“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度,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和参考,即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非间接知识的传授。“活教育”把直接经验作为儿童进步的最大动力,把“做”作为教学最基本的原则。所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实验观察,第二步是阅读参考,第三步是发表创作,第四步是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活教育”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第一阶段是小动物园,小花园,小游艺场,小工场,小图书馆;第二阶段是小农场,小社会,小美术馆,小游戏场;第三阶段是儿童工场,儿童家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校内是儿童活动的一般场所,校外的大自然及大社会则是更为重要的活动场所。

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是针对旧中国旧教育传统的弊病提出的。他认为旧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抄袭外国的,空谈理论,教学脱节,读死书,书本至上,不求进步,学生缺乏创造性,没有动手能力。因此他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对批判传统的旧教育和课程改革均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