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瞻课程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高瞻课程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瞻课程的产生与发展1962年,韦卡特在密歇根州政府的经费支持下,成立了第一个由政府赞助的学前方案,称为佩里学前教育方案。至此,韦卡特等人设计的认知导向课程开始被称为“高瞻课程”。(二)高瞻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高瞻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高瞻课程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一)高瞻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1962年,韦卡特在密歇根州政府的经费支持下,成立了第一个由政府赞助的学前方案,称为佩里学前教育方案。这一方案主要是为三、四岁幼儿设计,它强调的是幼儿在社会和情绪方面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低收入家庭中的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这一方案注重的是幼儿学业的进步和知识的灌输。

1970年,韦卡特离开了伊普西兰蒂公立学校,另外组织成立了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其最终目标是希望促进所有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继续研究和探索学前课程成了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的一个不容推卸的使命。至此,韦卡特等人设计的认知导向课程开始被称为“高瞻课程”。

(二)高瞻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高瞻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www.xing528.com)

第一,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第二,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遗传特性可以被改变。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过程。

到了1979年,高瞻课程模式由强调皮亚杰式的认知性工作转变为强调幼儿是知识的建构者,在其认知发展的主要经验目标中增加了“主动学习”一项,至此,高瞻教学模式已愈来愈看重幼儿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个趋势在1995年后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主动学习”上升为整个课程发展的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