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目标是学前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实现形式,总是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立场,这一价值立场总是围绕着对儿童发展、社会需求和知识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呈现多元化的差异。也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取向,当前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大致可以分为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一)行为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是指以幼儿可观测到的行为变化来表述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其关注的是幼儿的行为变化和行为结果。在泰勒看来,行为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指出了需要使幼儿发生哪些行为变化,同时也规定了为达到这样的行为目的所要持有的观念、要使用的材料和要创设的特定的情境等。如在“缤纷的水果”活动中将行为性目标设定为:“幼儿能够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名称;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描述水果的味道。”这一目标设定关注的是幼儿具体的行为变化。
(二)生成性目标(www.xing528.com)
生成性目标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其关注点是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过程性目标。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社会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理解他人,学会合作”等。由于生成性目标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其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三)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幼儿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因此,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后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表现。如在“有趣的小动物”活动中,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说一说小动物们是多么的有趣”或者“谈一谈我对小动物的喜爱”等,而不是“让幼儿能够说出小动物的名称”,追求的是表现的个性化、多样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趋于同一化。[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