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松老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是在高一年级,他这个班是全年级成绩最差的。虽然学生都是经过中考进入这所名校的,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进入高中后,周围都是学霸级人物,从小就受人追捧,成绩优异的他们竟然成为差生,心理落差非常大,那些遥遥领先的学霸让他们自信心尽失。尤其是一部分在录取分数以下通过各种关系或者变相支付费用而进来的学生,埋怨父母让他们来学校受罪。
那时候互联网已经普及,大数据、云计算开始流行,这个城市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已经推出,各学校应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使用这个平台,但均是被动地使用,仅记录学生的档案。尽管平台的功能不完善,还没有充分运用,有些功能长期无人问津,孔老师还是敏锐地抓住机遇,把平台的功能运用到极致。
首先是数据库建立问题。由于该系统刚投入使用,学生个人的数据非常缺乏,需要做很多人工输入工作。孔老师要求学生把从上幼儿园到现在所有的成绩单、评语、荣誉证书等都报上,就是唱歌比赛获奖、在学校运动会上的名次等都要。还让家长、学生及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各科教师填写调查问卷,甚至还要求学生过去的同学填写问卷。这些数据大大充实学生个人的数据库。由于数据庞杂,孔老师要求每位学生整理自己的数据库,并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的分析功能对自己进行评价与判断。他认为,要求学生自我管理个人成长评估数据库,是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既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又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否则教师很难完成这些繁杂的工作,综合素质评估就会成为空谈。
孔老师通过综合素质评估管理平台,了解到班级学生普遍存在受压抑、不自信等不健康心理状况,他决定从为学生心理减压、增强自信心做起。他告诉学生:“你们依然是尖子生,每个人都是。”针对几位成绩达不到分数线而通过其他渠道进来的学生,他也不避讳地说:“你们不要因成绩没有达到分数线而不自信。我告诉你们,进了我孔老师的班,你们就是尖子。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断,是科学数据告诉我的。”
综合素质评估管理平台经过分析,指出每位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方向,所以孔老师的讲话让他们空前地获得了自信。到学期末,果然人人都成为尖子。当然不全是学习尖子,但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比不上的自信点。一位通过变相交赞助费进来的学生对孔老师说: “我从幼儿园到现在,第一次拿到奖状。我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我的篮球、跑步、表演在全校都拔尖。这种评价方法真好!”
仲贤的父亲仲满也在这个班,成绩还可以,但是他的心理预期较高:作为孔子学生子路的后代,怎么可能不是学霸呢?他在综合素质评估管理平台上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看得明白,就是不服这个气,一心想着怎样使成绩达到和超过全年级其他同学,进而考上清华或北大。孔老师根据评估平台的数据,从来不提他的学习,更不会鼓励他去提高成绩,而是叫他担任班长。仲满打心眼里不想当班长,怕分散学习的精力,但他对孔老师天然有种亲近感和信任感,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一学期下来,他从不情愿到主动地承担班长的职责,再到把班级带成全校最出色的班级,且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娱乐、体育方面活跃非凡,有学生参加市级乃至央视的主持人大赛、成语比赛、音乐创作比赛等并获得不俗的成绩,还有一位学生获得一项发明专利。他成为全校优秀班长,开始喜欢班长工作。奇怪的是,他的成绩不降反升。虽然没有赶上其他班的学霸,也自认为能望其项背,何况自己还有学霸没有的特长。后来他考入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本校教师。他觉得挺好,能和祖师爷孔子一样教书育人。再后来,他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学校长。(www.xing528.com)
中国自古就有“抓周”的传统:孩子一周岁,在床上摆很多东西,如口红、笔、钱等,看他第一次抓什么,抓到的东西就预示他未来的兴趣和成就。由此看出中国人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方向是从他出生起就关注和重视的,只是这种选择没有科学性。现在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职业的选择可以提前到幼儿园时期。孩子对数字、色彩、构图、文字等方面的敏感,在幼儿园时期就完全可以被发现,因为不需要高考,并且不需要大学文凭来找工作,他的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别人有文凭而他没有,担心的是他能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才。父母会根据他的兴趣和特长,在人生成长评估平台上自助式地得出他的人生培养计划。这时候,需要借助一种新型教师职业——“人生成长营养师”来指导其父母如何拟定、调整并执行其人生培养计划,就像现在的理财顾问一样。根据计划,需要学习什么,就通过学校、社会各种学习空间来学习,然后在人生成长评估平台上获得达标证明。这种自助式的人生评估平台,取代高考和很多其他考试,在家里电脑上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要盖公章、盖钢印,鉴别真伪,在任何地方上网一查就能确定其真伪。假文凭早已没有生存空间。
大数据、人工智能很重要的特点是能跟踪记录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瓶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未来的学校评价将不再只给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数据及时的感知、信息获取技术和智慧决策实现自动化。所以3.0时代学校,课程证书的意义和价值会远远大于文凭的意义和价值。未来进入大学的依据是基于信任,而不是分数,人类进入后文凭时代。学生归属感会消失,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及选择不同的课程。学生在什么地方修什么课程可能更重要,因为不同的学习中心、不同的学校课程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一所大学的课程不可能都很棒,不同大学里最优秀课程的组合将会使一个人变得更卓越和更优秀。未来的大学将全部开放,文凭更多是记录课程学习经历的简介,所以未来不是我选择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而是选择清华大学的某门课程和复旦大学的某门课程组合。学习的结果最终不是看考了多少分,而是看学了哪些课程,分享了什么、建构了什么、创造了什么……
学制的改革便成为必然。学制基本上是工业化流水线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外衣,它按照工业化设计的思维追求标准化、同质化的教育体系,同样的年龄、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教师和固定的内容,一切都标准化。其实,有的人需要学习20年,有的人只需要学习5年,强迫学习不仅是对人性的摧残,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3.0时代学校的学制概念将基本消亡,教育的周期也会弹性化,学制将更加灵活多样。学习成为生存的需要,会伴随一生。学习、就业、创业将无法区分,只有突破学制思考,中国未来的教育才能解决中国学校未来的方向。学习不是一个特定阶段的统一学习任务,而是成为在不同世界旅行的一段旅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父母的工作特点来安排未来学习。学校没有留级的概念,学不好可以反复地学,不需要可以不学,学习内容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使人们不再比较同一时间内谁学得更好,谁的考分更高。因为没有学制的概念,混龄学习成为新常态。
人生择业从大学毕业提前至幼儿园时,最晚也会在相当于现在的初中阶段就选定发展方向。这将会延长多少生命价值?多创造多少财富?减少多少学习痛苦?人生会增加多少快乐?
择业大大提前,学习效率会极大提高:现在大量必须学习的知识被剥离,必须学的保证能学会,需要外挂的知识就放到云空间待查。达到本科毕业可能十年八年,也可能三年五年,视各人学习能力的不同而不同,但时间肯定大大缩短。我们可能又回到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业环境:七八岁就能接近和开始实践。它的好处除了前面说的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儿童的好奇心、敏感性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童心和对世界的新鲜感,是创新创造的前提,很多大科学家的成功就是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