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多透,决定着学生能走多远。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要做到吃透教材,而且要超越教材,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前行,拓宽语文视界,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那么,如何做到吃透与超越呢?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梁娜老师讲授的《落花生》、刘文燕老师讲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谌卫君老师讲授的《伯牙绝弦》三堂课中,我们来探讨下如何对教材再利用。
教学,从来就是没有捷径的,唯有沉下心花时间与编者、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才是正途。《落花生》一课,梁老师在讲解“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时,谈及本学期学过的《梅花魂》,让学生说说生活里的例子,哪些也像花生一样活着,这是教材的延续;另外还介绍了许地山生活朴素,但坚持为国家多做贡献的事迹,拓展学生眼界,让人与文融为一体。这应该是教材的再创造。
记得读小学时,我就学过这篇课文,几十年后,教材里仍然有这篇课文。究竟它有多大的魅力,让前后的编者这么多年不曾放弃它?我一直试图理解编者的意图,尝试对话。毫无疑问,这是一篇非常朴实的文章,语言不华丽,但耐读,又颇有深意,就如花生一般。编者的目的,从人文性来说,应该是让学生明白处处有生活、处处有哲理,做个像花生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从现在的理念来说,我有自己的思考。我赞赏花生,但我更赞赏苹果、石榴。所有的成果也是自己努力得来,由里而外地散发清香,不但给人们带来营养,还带来感官上的享受,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在当时的创作背景里,许地山这么写是可以理解的。做一个有用的人,不做一个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于当时的社会尤其重要。而现在,思想教育的主导肯定是不变的,但侧重点应该要有所偏斜,或者理应激起学生的思考。我们推崇平凡人的奉献,但也应当在奉献中让自己美丽起来,就如当初我曾经写下的随笔——《做个苹果女人》。
梁老师选择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坦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利用那个“只讲体面”的“只”字掀开学生思想的浪潮。但可能时间有限,教学中省掉了辩论这一环节。我觉得很是遗憾。因为我期待看到孩子们在辩论中感受到花生的可贵,那种平凡中的美;也感受到苹果提升自己、内外兼修的美。而这个再创造,也应该会成为课堂的精彩所在。
刘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一个环节让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她把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倾注于“惩”字,“一撇愤,一撇恨,一竖怒,公正何在,我们只能把对妇女的同情和对洋人的恨埋在心间”。这就是老师在文本的解读之上而进行的再创造,一个字,却点燃了孩子们对当时侵入者的愤慨,也引发了孩子们关于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如此志向的思考。这,应该体现了老师的智慧与钻研教材的深度。但我在想,如果她在课堂前面就利用素材展示旧中国各地的租界、侵入者的暴行,可能孩子们对要握紧拳头读书、周恩来当时的心情会理解得更深。听了很多课,我总是听到很多老师强调要有感情,其实有没有感情,就看老师有没有用语言去拨动孩子的心弦,有没有触到他们内心的最深处。感情不是说有就有,而是自然流淌。(www.xing528.com)
谌老师的《伯牙绝弦》,可谓是环环相扣,感情的共鸣是一波又一波。对于教材的再创造,我觉得她课后小资料利用得非常好。她将资料梳理后制作成时间轴,然后用激情语言带动学生分角色朗读。春秋—战国—秦—唐,让孩子们明白,这个千古流传的知音故事历经千年岁月,仍然能够抵达现代人的内心,仍然能激起人们对珍贵情谊的向往。
客观地说,几位老师对于课堂都是倾注心血的,梁老师试讲了几次,每天在办公室对自己的教学环节以及要说的话反复琢磨,教学设计也是一改再改;刘老师也是虚心请教,愿意为能呈现满意的课堂效果而努力;谌老师则是轻车驾熟,将课堂完全装在心里,带领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在那个高山流水的古韵中回味无穷。从整体上说,她们的设计都很合理,内容的取舍也得当,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很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对教材都是非常熟悉,对整个流程中老师要说的话都能烂熟于心。课堂上的用语,也是相当精练,没有多余的话。这些都是成为优秀老师所必须具备的前提。因为一堂真正成功的课,执教者必须把设计烂熟于心,必须要离开教本,把自己钻进文本里,忘了自己,“我”就是文本,“我”就是文本里的角色,然后引领孩子在文本里来回行走,在行走中得到提高。最后,执教者还得带着孩子走出文本,回归语文:我学会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一句话,打动了自己,方能打动孩子。
另外我得提一下,梁老师因为太急于把所设计的东西按部就班去呈现出来,导致自己没有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预设的“默默无闻”就必须是“默默无闻”,非要孩子们说到这个词才算。这种问题,恐怕是大多数年轻老师课堂上容易遇到的,他们害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其实,如果你放慢脚步,很多时候,孩子的一句话会是你教学的一块石头,激起课堂的教学波澜。当然,这个需要老师用时间和心去沉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