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杰
于树泉老师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描述语文,“语文是体验,重在自主;语文是积淀,难以速成。语文是生活,无限丰富;语文是世界,无边时空”。那么语文的基础知识呢?那些词语的斟酌,诗词的记诵,语序的挑剔,又是什么呢?我想这些就是语文作为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的一部分,所立足的根基。而我们现在时常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习惯于将眼光放在思维的发展、修养的提升之上,而忽视对识记内容的学习,其实多少有些本末倒置。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误解。
语文的基础知识应该是源于生活,止于文化,而又时刻相伴在你我身边的。所以其最终目标一定包括三个层面:生活、文化、人。
首先,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从语文诞生的根源考虑,也不过是为了让人们在生活中沟通起来更为便利。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话可说,还要说得清楚,还要说得漂亮。所以我们字斟句酌,产生了成语对联、诗词歌赋,或者是一些乡音俚语。我们开始考虑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和不同身份的人说什么话。这种说话的艺术成了“礼”的一部分,进而又延伸出许多其他的知识。那么反过来说,为什么要学、要教那些基础知识?首先就是为了让那些总结出来的经验得以传承,让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好地使用这些语言,让我们在生活中的沟通变得更加恰当、流畅、得体、有礼。(www.xing528.com)
其次,语文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一门学问,而且为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作为一门学问,自然有基础的部分。而对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也必然要经历从基础到高级的过程。正如本单元的内容所说,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很多时候是一个识记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大量内容的背诵。但是学习它们的目的不仅局限于死记硬背一些教条,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语文知识演化为一种语文能力,内化为我们的语文素养。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那些看似琐碎无用的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是我们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并学习这门学问,进而内化于己。
最后,语文是一门带有民族性的课程,其中的基础知识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点点滴滴。网络上经常会有各种帖子,谈论我们为什么要背诵古诗,为什么要学习文言,为什么要挖空心思地去辨析一两个字词的差异,为什么要死死地抱住过去的东西而不肯放手。是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味地抱住过去是可怕的,但是如果我们甩开这些过去,如果我们将这些都弃若敝屣,我们还剩下什么,还有什么能证明我们是中华儿女——难道靠身份信息中的“国籍”吗?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去捡拾这些点点滴滴,就是为了保留住这份底蕴,证明中国之所以为中国,龙的传人之所以为龙的传人。
我们推广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到底应该关注些什么?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又在哪里?在于学会一种特殊的审美方式,在于获得一份独有的文化传承,在于教会每一个中国人以一个中国人的方式而存在。而后我们才能坐下来,说说如何以这样的身份去学习、去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