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蜀古道:青泥古道的历史与文化

陇蜀古道:青泥古道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泥河店子、黑龙潭和青泥岭主峰铁山是青泥古道上的三个景点。1999年,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交通史话》栏目在介绍陕甘古栈道历史中,曾把金牛古道、阴平古道与青泥古道相提并论。千百年来的历史尘封中,这条古道上不仅留下了过往商贾、驮队跋涉的艰辛,而且留下了许多官绅文士的足迹和遗墨。史载远在唐初,青泥古道就是古河池入蜀的通道,并设有驿站。唐以后更加盛行,成了集官道、民道、商道、兵道为一体的入蜀大道。

陇蜀古道:青泥古道的历史与文化

青泥河店子、黑龙潭和青泥岭主峰铁山是青泥古道上的三个景点。《甘肃交通志》《陇右金石录》《徽县志》中都有关于青泥古道的记载。1999年,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交通史话》栏目在介绍陕甘古栈道历史中,曾把金牛古道、阴平古道与青泥古道相提并论。千百年来的历史尘封中,这条古道上不仅留下了过往商贾、驮队跋涉的艰辛,而且留下了许多官绅文士的足迹和遗墨。

史载远在唐初,青泥古道就是古河池入蜀的通道,并设有驿站。唐以后更加盛行,成了集官道、民道、商道、兵道为一体的入蜀大道。

在2008年地震灾后重建之前,步入曾为古驿站的青泥店村,看到的是它饱经沧桑的历史旧貌。漫步在青泥河庄子里,我们仍可见到许多古驿站的遗迹:犹可辨认出昔日马蹄痕迹的青石路、古老陈旧的小木楼、苍老低矮的小四合院(图66)以及瓦楞上萧瑟的枯草和斑驳的土墙,这些无疑是当年青泥驿的商号店铺、客店酒肆的遗址。20世纪50年代初,青泥河店子村是青泥乡政府所在地,乡政府就设在清代古驿站的旧院里。1965年春,徽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方毅同志来此下乡,发现了一家“李杜遗风”的门匾,认定是“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物件,下令拆毁了。

从北宋嘉祐二年(1057)二月六日镌刻的《新修白水路记》碑(图67)记载反映出,当时青泥驿的客栈、官邸、酒楼、烧锅众多;久居于此的地方豪绅和往来于此的军民、客商不计其数。通过众多散落在青泥河村里村外、草丛树林间的碾盘、枯井、石臼、马槽等文化遗迹,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青泥驿当年旅店众多、商贾云集、酒馆遍布、酒旗猎猎、人来人往,入川“徽酒”,一路飘香,一派人欢马杂的繁华景象。

图66 青泥驿小四合院

图67 《新修白水路记》碑

青泥河店子村的《远通吴楚》古碑(图68)是青泥古道历史沧桑的见证。世事更替,寒来暑往,岁月悠悠,古道唐宋时代的繁华已成为历史云烟,而这块石碑仍孤立于荒草乱丛之中,默默地承受风吹雨淋,目睹着几百年来世间的沧桑变迁。(www.xing528.com)

据可考史料记载,唐朝后期,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往于长安城与锦官城之间,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韦应物元稹李商隐柳宗元、薛涛等十多位杰出的文学家,都曾经过青泥岭,他们或惊呼青泥岭道路的艰险、高峻;或赞叹青泥岭山势的雄奇、壮观;或吐露真情,或抒发感慨,留下了壮丽的篇章。其中有李白的千古绝唱《蜀道难》、杜甫扶老携幼“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艰难跋涉的身影、元稹“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谿。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昔游蜀门下,有驿名青泥。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的诗章。唐以后,宋、元、明、清至民国,历代文人学士写青泥岭的诗词歌赋亦有200余篇,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1922年5月,秘密从徽县过境去成都,深夜过青泥店遇雨,敲开一家酒馆避雨。他在过铁山(图69)时写有《徽县早发闻耕者叹息声》诗文,如实记载了这段行程。

在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中,青泥岭见证了吴玠率领宋兵以酒缶灭火,取得了仙人关大捷的英雄壮举,又承载了多少凄楚美谈、悲欢离合。天宝八载,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让他的爱妃杨玉环吃到重庆涪陵的新鲜荔枝,下令开辟入蜀官道。自京都长安出发,穿宝鸡,越秦岭到凤州,过两当、河池(今徽县)上青泥岭,到长举涉沔水,过广元入剑门到成都,沿路设108个驿站,青泥驿就是其中的一个。仅仅六年后的天宝十四载,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入蜀,途经青泥古道,曾在青泥岭上的太和庵(今属徽县嘉陵镇)小驻。历史就是这样的捉弄人,专为杨贵妃开辟的荔枝道,此时竟成了唐明皇逃难的皇道。

图68 《远通吴楚》碑

面对苍天厚土,感宇宙之博大旷古;回眸兴衰,识人旅之短匆艰辛。然则,喜今逢盛世,春驻神州,政通人和,华夏振兴。古郡河池换新颜,金徽腾跃驾良骥。风流人物看今朝,宏图大展与时进。

杜发恭

图69 铁山主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