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节日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沉淀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文化心理、文化信仰、文化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它是在社会土壤中孕育的民族精神和重要载体,突出展示了民族生存形态的文化特色多样性,其中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我国古代的节日类型较为丰富,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庆贺节日
庆贺节日是一种以“庆贺丰收、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的庆祝类节日,是在特定时间具有周期性特征的群体活动。这种节日活动存在于不同的民族群体中,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同时同样一种节日在不同的地域中,其存在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庆贺节日具有一定的地域多样性特点。在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里,最普遍的庆贺节日当属年节,依据农历或本民族历法,过年在中国各民族中普遍存在,如汉族、蒙古族、满族的过年习俗,藏族依据藏历每年十二月的过年活动,等等。这些年节有祭神、祭祖仪式,但主要是庆祝一年庄稼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幸福。每当节日,人人换上新衣,走亲访友,宴请宾客,一家团圆,这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直接体现。
由不同民族文化组成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这种节日的庆祝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庆祝丰收、祈祷平安”等为主。如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节日盛会。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着一些形式多样的纪念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三月节等,都是以纪念为目的的民族节日。
(二)农事节日
农事节日,是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耕作制度、农耕文化的产物。农事节日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其实质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何时该做何事。在农耕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熟悉了季节的变化,掌握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天文地理”记法。随着历史的过往,人们记录下这样或那样的特殊事情,形成了与农业有关的节日,这样的节日被称为“岁时农事节日”。(www.xing528.com)
(三)纪念节日
纪念节日,一般是指国家或某个民族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先烈等特设的节日,常会开展相关的活动。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主要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各地普遍举行的一种纪念性节日——寒食节,据说是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烧死一事,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演变为一种民俗节日。
(四)祭祀节日
祭祀,是中国古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儒家礼仪中的主要部分,形成了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中因这样的祭祀形成了一定的节日,如供献天帝、祭礼神灵、祭奠祖先亡灵等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在我国各民族中,这种节日普遍存在。这种类型多样的祭祀节日,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文化的一大特点。一是供献天帝的节日。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人们注重祭祀是因为人们将生活的幸福都寄托于上天。这种祭祀大多发生在岁末年初的时候。这是因为物质资源十分缺乏的传统社会,肉是一种上等的食物,以此敬献给神灵,可以显示自己对神灵的恭敬。二是祭礼神灵的节日。这种节日在我国各民族中比较常见,如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日,就是祭祀蒙古族古代萨满神之一敖包神。彝族的传统火把节,其实也是祭祀节日,以祭神和除邪为主要内容。三是祭奠祖先亡灵的节日。这种节日在中国古代普遍存在,并延续至今。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主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