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起源较早,与远古时期的原始信仰、祭祀及天文历法等有关,如远古时期的祭祀是在特定的日期举行。从血缘关系扩大到地缘关系,逐渐出现了部落及部落联盟等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一些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来源。此外,还有一些岁时节日,其缘起与我国的农耕文明有关。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要求老百姓在农业生产中要掌握自然气候变化的规律,以此来安排农业生产,正是这种需求促动了古代历法的产生,也就是在什么时候依据气候变化来安排劳动生产。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岁时来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
中国古代较早就产生了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如先秦时期的古文献《逸周书·时训》中就有对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其开篇写道:“时训,关于时令的训教。”此篇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候。以后各朝代的一些古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古代农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十二个月共有“二十四气”。其中有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风、霜降、小雪、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等,共同构成“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表征着一定的气候特征,以及该从事何种农业生产。古代中国人在掌握历法的同时,依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在安排一年中的农业生产时,则依据特定的节气举行一定的农事活动,这也成为古代岁时节日的渊源。它是来自于农耕文明,又反馈给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本民族岁时节令文化的活字典。
当然,中国古代节日类型较多,还有一些纪念性和社交礼仪性的节日,但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节日依然是内容丰富、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事节日等,这也代表了中国古代作为农业文明古国的特点。当这些古代节日一经形成以后,就变成了一种风俗习俗,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被不同区域的古代中国人最为广泛地传承。当然在传承过程中,传统节日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也体现了习俗的地方性特征。(www.xing528.com)
正是中国古人的创造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节日文化。在中国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中,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成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诸多的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其存在范围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形成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习俗。这些习俗普遍存在,在一年当中特定的时间举行,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它们将物理时间赋予人文意义,把民族感情寄托于节日之中。因此,中国古代的节日,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群体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