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在不同环境中,人们与特定环境相适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习俗,其中以居室为居住习俗的主要内容。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我国古代居住结构呈现多样化类型。根据民俗学家乌丙安的归类,他将我国住室类型概括为三类:一是加工修造的固定生活空间,二是移动的生活空间,三是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将这三种类型进一步概括,可分为固定的生活空间和移动的生活空间,前者又可以分为南方一类和北方一类。就北方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利用工具和材料建造的固定木质房屋结构与利用自然条件挖掘而出的窑洞结构等。
(一)西北地区的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自觉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居所,是一种直接取材于黄土地,并赋予创造性的人类居所文化,其质料为黄土,抑或依山而建,其样式最为接近远古时期人类的穴居形态。它是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前,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人们住所的主要类型,它符合西北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瘠的现实,并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满足当地人的居住需求,因此窑洞被当地人所普遍接受。窑洞作为一种居室类型,在西北地区的陕西北部地区、宁夏南部山区、甘肃陇东地区以及山西的西南部等黄土高原地带普遍存在。
窑洞在西北地区不同环境中亦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分为川区和山区两种类型。山区依山而建,川区在平地起建,建筑工序和技术各有不同。依山而建的窑洞在陕北地区的山区较为常见,以靠崖辟出墙面、天然土顶上起拱为特征,跨度为3—4米,进深5米。洞口多以土坯起墙抹泥留孔,以为门窗。因经济条件所限,窑洞的质料基本以黄土为主,这是古代生活于黄土高原地带人们居室文化的主要类型,一直传承至今,今天在一些西北山区依然存在着。
(二)南方地区的居室
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多样,也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居室文化,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居室文化类型:一种类型是客家土楼,另一种类型是干栏式建筑。(www.xing528.com)
客家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的龙岩市、漳州市,广东的饶平县、梅州市大埔县,是当地客家人在历史过程中创建的居住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客家土楼是一种以土为墙建起来的建筑群,在形制上有圆形、半圆形、方形等多种类型,特色鲜明,风格迥异。
干栏式建筑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比较普遍,是一些西南少数民族较为常见的居住习俗,一般都是在一些热带地方,由于当地气候潮湿且多蛇禽,为了避免遭受猛禽的侵袭,通常在地面上栽上木桩,并在上面建房屋,分上下两层,人一般居于上层房屋。由于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多样、民族多元,人们在具体建筑过程中因地制宜,主要有竹楼和吊脚楼两大类。竹楼多出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房屋的材料以竹子为主,分上下两层。吊脚楼是我国南方的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民族的主要传统居住形式,这种建筑依山而建,多用木材,结构也分上下两层,用处各异。
(三)流动的居室生活空间
主要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有草原地区和高原地区两类,如生活在草原地区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它们都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需要频繁搬家,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居室必须符合移动的特征。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早就发明了流动的居室生活空间,蒙古族称为“蒙古包”,哈萨克族称为“毡房”。
蒙古包是一种适应于草原生活的流动房屋,其形状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的网状墙壁和伞形屋顶,上面覆盖毛毡,用绳子勒紧,外壁多用白色等颜色的羊毛毡覆盖。根据存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固定式蒙古包和流动式蒙古包。哈萨克族的毡房与蒙古族的蒙古包形制相同,只是其顶部呈弧形,四面的支撑杆子为穹隆状。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和塔吉克族等民族其居室文化为另一类。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他们居住的地区分为农耕区和牧区两类。生活在牧区的牧民使用帐篷为房屋。他们用牛毛纺线,做成一顶帐篷。帐篷的形制呈四方体,用8根立柱从四个方向将其固定,用10多根绳子一端与篷顶拴结,另一端拴在帐外几米处的木桩上,以此固定帐篷。这种帐篷质料简单,基本以牦牛的毛绒为材料,耐磨,保暖性强,方便拆除,能长久使用,适宜于牧民逐水草而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