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是宋代理学之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1139—1192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他曾经在江西的贵溪象山讲学,并自号“象山居士”,所以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渊四十三岁时赴国学,讲习《春秋》。四十七岁回乡讲学,听者甚众。五十岁时讲学于象山,四方学子负笈前来,一时学者云集。他居象山五年,来求学者达千人。此时,他的心学经过不断的深化和完善最终定型。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体论上,陆九渊提出“吾心即宇宙”的命题,这与程朱的理本体完全不同,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他的人之“心”与程朱所说的“理”同属本体论的范畴,也是他所理解的宇宙万物的本源,是自然、人类社会运行的总规律。与其他理学家一样,他也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寻找本体论层面的合法论证。基于“宇宙即吾心”的观点,他认为,所谓的仁、义、礼、智是宇宙万物的本性,个体的道德修炼只需向内发明本心,不必向外求。
认识论上,陆九渊基于其特有的宇宙观,提出了“自存本心”的认识论。他认为,认识一种事物或知识的获取,先要做好的是“自存本心”的功课,这样才能够体认天下一切最深奥的知识,所以做学问不是一种如何努力读书获取书本知识的实践,更多的是反求诸己,向内用功,发明本心。
陆九渊以程颢为师,在融汇先秦孟子等儒家“尽心”学说及佛教禅宗的学说思想后,创建了自己的心学体系。如在修炼方法上陆九渊主张静坐瞑目,夜以继日,这与佛教禅宗“顿悟”的修炼方法极为相似。
陆九渊的心学为宋明理学之心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其与宋朝理学学派在观点上存在明显的分歧,最终使理学内部走向分裂。他的心学思想后来由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继承并发扬。
(二)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谥“文成”,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迁家于山阴(越城),后来他结庐于距越城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他“阳明先生”。王阳明的主要著作为《传习录》,后人把他的思想材料编为《阳明全书》,共37卷。王阳明是继朱熹之后宋明理学史上的关键性人物。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心”本体论(www.xing528.com)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主张以“心”为本体的宇宙论。王守仁高扬伦理主体性的观点,回到了儒家学说的一贯传统,他还提出“明天理去人欲”的观点,这与程朱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如出一辙,殊途同归。
在王守仁的“心”本体论中,程朱理学中的“理”或“天理”换成了“心”,心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且以“心”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王守仁通过“心”本体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了人的主体性。当然,他所肯定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从本质上说是唯心的,不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王守仁又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的著名命题。“心”既然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于是他便将“心”作为评判世界万物的价值准则。那么人人有心,理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心中有理的主体是每个人,于是人的主体性被高扬起来。因为世间万物的事非标准,取自于“吾心”的价值判断,于是人人皆有价值判定,圣贤的权威性也就遭到了挑战。王守仁甚至认为人人都是圣人,这是前人所不敢说的。
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命题,同样也在强调主体实践的能动性。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义处即是知”,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的存在价值及意义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
3.致良知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修养方法。“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存在于“吾心”,是本体,就无需向外去寻找,“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人的客观存在。同时有了道德层面个人的“致良知”,就可以不用皓首穷经,直接获取知识。这强调了伦理学层面的意志自律,突出了个体的道德的自我意识。
王阳明建立的心学体系,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造成了对正宗统治思想的挑战。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更具有哲学的思辨色彩,并且对后世主张独立思考、追求自由之精神的学风,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