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的重要性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不是儒家思想家的自称,而是后世的他称。儒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学派之一,其学派创始人为孔子,另有孟子和荀子等代表人物。这一阶段为儒家学说的初创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原型,先秦诸子时代的儒家被称为“原始儒家”。孔子主张的爱人,强调的是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一种爱,这是“仁”的最基本含义,也决定了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的重要性

儒,不是儒家思想家的自称,而是后世的他称。孔子未曾称其思想为儒家,只是勉励他的弟子去做真儒。儒,是中华古代知识分子的原型,最早是指沟通众神的巫师群体。儒,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在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周朝,儒从原本的巫师角色中退出,开始充当起人文教化的角色,这也是后世称孔子这一学派为儒家的重要依据。儒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学派之一,其学派创始人为孔子,另有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这一阶段为儒家学说的初创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原型,先秦诸子时代的儒家被称为“原始儒家”。先秦诸子时代的儒家学派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他们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等,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关注现实,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处世的探讨上,这也决定了儒家的哲学不是从本体论认识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是探讨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思想。

(一)儒家学说的鼻祖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生于陬邑(今山东曲阜)。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是宋国的贵族,因在上层政治斗争中失败,流亡于鲁国。他的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早年地位低贱,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以后主要是从事帮助贵族办理丧事的赞礼一职,后来又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但为时不长。

从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92年,孔子开始了五年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他推崇西周政体,以西周社会为蓝本构建其政治理想,并四处奔走,周游列国,推介自己的学说。他整理三代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中年后他创办私学,收徒讲学,为后来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儒学理论体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终年73岁。他的及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和学生的言行编纂整理成书,也就是后世的《论语》。孔子可谓将教师和学者等角色集于一身,这种身份被后世长期推崇。林语堂称赞“孔子在中国古代确实是一位非凡的智慧集大成者”。他将孔子的思想简单概括为:代表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施政为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

1.仁学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学”,“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灵魂,孔子的哲学思想围绕着“仁学”而展开,形成了“仁”的人生哲学。“仁学”要求人要尽仁道,要做一个合格的“人”。《论语》一书中109次出现“仁”字,“仁”字集中表达了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涵和特质。

何谓“仁”?孔子解释道,仁者“爱人”。孔子的解释非常简练,却微言大义。孔子主张的爱人,强调的是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一种爱,这是“仁”的最基本含义,也决定了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它要求在尊亲敬老的自然道德情感上,由己推人,由近及远,由内而外,层层传递一种差序特征的爱。《论语·学而》中说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对爱人的诠释是符合人性的。同时儒家的爱人强调要有理智,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不能冲动且感情用事。《论语·颜渊》中说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孔子眼中的仁者既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也是一个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的智者。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不是停留在口头或言词上,更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符合社会上“礼”的规范,并以“礼”抑制自己内心的私欲,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别人。《论语·颜渊》中载:“克己复礼。”克己是对人的自然本能的私欲压抑,复礼体现的是对他人与社会的尊重,这是孔子所谓仁爱表达的前提。

所谓“仁”,其实就是一种伦理道德在社会层面的表达,其以“礼”为表达的尺度或原则,是一种通过内化于心的道德力量对个人本能属性的抑制,让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论语·颜渊》中说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说,孔子所主张的“仁”是一种有层次的理想境界,那么,他的仁学的最高追求是一种完全忘我的克己的至极境界,即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中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见,孔子所追求的仁学不在于成就小我,而在于对实现大我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最后,孔子将仁爱的理念上升到政治运作中,以实现其所理想的仁政。“仁”从本质上被孔子演绎成为一种生命哲理和政治信念,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2.礼治思想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范畴的总和。“礼”是调整人们行为规范和规则等的道德资源,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礼治思想。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周礼”,是西周时期周公旦制定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礼仪规范等。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这套礼仪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群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周礼以“礼”为资源,代表了一种礼治秩序。孔子所处的时期,正处于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礼崩乐坏,宗法失序,不断发生社会局面的混乱失序。孔子认为,要维持稳定的秩序,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也就是要正名。名不副实的结果就是社会失序,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孔子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周礼”,将周礼立起来,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行动,建立一个礼治的社会秩序。《论语·季氏》中说道:“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非礼的现象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世风日下、社会倒退的体现。社会要想有秩序就必须有“礼”,作为个体就必须知礼守礼。一个人如果不知“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与他人交往,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礼”在这里就是一切合乎道理的、可以作为人行为的道德标准,通过“礼”的教化手段,能使人遵守规矩,保持社会和谐。《乐记》中说:“乐也者,情之不可变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胡适在《中国哲学史中将孔子的“礼”分几层内涵来加以理解:“礼是规定伦理名分的,礼是节制人情的,礼是涵养性情、养成道德习惯的。”因此,“礼”的功能在于讲究和谐,以“和”为贵,但是“和”必须要靠“礼”来调节和维持。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一个人遵守“礼”,前提是要做好“正名”,也就是要使人人都明白自己在社会之网中的位置,控制自己的私欲,不超出由“名分”规定的角色任务,符合“礼”的言语和行为是可以说的和做的,反之亦然。

3.“中庸”之道

中庸是中国古代人行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中庸之道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并进行了集中论述,形成一套理论学说。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折中调和、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论语·雍也》中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如何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看出,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做到中庸之道则为君子,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实践中庸之道并非易事。《论语》中就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道其不行矣夫。”“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的中庸之道也是一种方法论。从方法论角度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在实践中,不管是做人、做事,都要秉持中道的理念,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是孔子提供给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和做事之道,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4.天命观

孔子一生多关注现实生活,很少关注超验神秘的神圣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就是一个绝对的无神论者,相反孔子思想中包含着一套天命观,这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一大特点。

孔子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即天的存在。孔子对天是敬畏的,在他看来,天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如天有给世人降罪的能力、天有伤害世人的能力、天有决定富贵和贫贱的能力、天有生德的能力等。

孔子对命亦有论述,这是其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命指天决定人是寿是夭,是生或死,这是非人力所能掌控的。既然命不是人所能掌握的,那么孔子对天命的态度便是知天命,即人能够认识和把握的天命,也就是认识天赋予给人的特殊使命。敬畏天命,敬畏外在于人的、非人力所能把握的天命。总之,孔子承认天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但是淡化它的威力,避免并少讲,多讲现实中成人和构建社会秩序的问题。

孔子不多谈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他不否认鬼神,且尊敬鬼神,但是并不把人生囿于神秘世界,而是重视现实生活。《论语·述而》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先进》说道:“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天命观是儒家的主流观念之一,也是中国人的代表性信仰之一,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孟子学说(www.xing528.com)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是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孟子的先祖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鲁国后被吞并,孟孙氏家族衰败。孟子出生时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其母从事女织以养家糊口。孟母为让儿子安心读书,前后三次搬家,遂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留传后世。孟子师承于子思的弟子,他的学术思想与孔子、子思一脉相承,后以子思和孟子为代表,又形成了“思孟学派”。孟子通晓五经,尤其长于《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孟子青年时期开业授徒,培养人才;中年怀揣理想,周游列国。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以儒家的正统者自居,极力捍卫孔子的儒家之道。孟子对儒学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世的统治阶级和学者都十分推崇孟子,把孟子看成儒家道统的嫡传,尊崇孟子为孔子之后的“亚圣”。孟子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人性本善

孟子关注于人性论方面的探讨,这是其学说的一大特点。《孟子·滕文公上》说道:“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主张性善论,但他没有简单地对人性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共同本性,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的天性都是善的,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会沾染上一些不好的恶习,会污染原本善良的心灵,这是违背人之本性的。孟子所说的天赋本性就是对别人的“同情心”,这也是孟子提倡统治者行“仁政”的理论依据所在。

孟子所说的同情心,又叫“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都有“恻隐之心”,此外,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这四种“心”,是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的天性,也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也就是说,仁、义、礼、智等是人最基本的四种美德和品质,是从这四种本“心”发端出来的。由此孟子坚信,人的一些道德品质,不是后天获致,而是人生来固有的本性。

既然人性本善,人要达到所谓为善的道德品质,就不在于外求,而在于内求,即所谓的“反求诸己而已”,也就是如何通过人的自我醒悟和反省,将人内心潜藏的善的本性挖掘出来。孟子认为,最好的修养办法就是清心寡欲,尽量将人之本性多发掘出来。

2.良知说

在孟子看来,道德存在的形式是后天发明的,但是道德观念却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一种先天本性。它不需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却天然存在于人心,这种天生固有的知识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获取所谓的“良知”,只需要“反求诸己”,内求于心,不需要外求于他人。孟子所谓的大学问,就是内求于心获取的“良知”。找回失去或被掩藏的本性,就是一种获取良知的最佳路径。孟子的“致良知说”,提升了在知识获取中人的主体性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社会分工说

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关于社会分工的观念早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就已存在,并对不同的角色赋予了特定的角色分工。孟子关注此现象并予以理论阐述,他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孟子认为,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人异于动物的一点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生来就分为“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等不同类型。“君子”和“劳心者”,生来就是统治“小人”与“劳力者”的;“小人”和“劳力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服从于“君子”与“劳心者”。孟子指出,这种生来就决定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社会等级关系,是普遍存在的社会规律。

4.“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仁政”学说,这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思想核心,也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主张效法先王施仁政以治理天下,并认为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是施仁政的圣王,是治理天下的楷模。

孟子的仁政思想关注的是如何有效治理社会,仁政的目的在于让统治者改变施政方式,争取民心。孟子提醒统治者: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以免涂炭生灵;要多与民生息,减轻刑罚,减少苛捐杂税;要关心民生,并与民同乐。

孟子的仁政理念,包含着一定的民本主义思想,也是孟子重民思想的体现。当然,孟子的仁政思想从本质上说,是服务于统治阶级自身的统治的。

5.民本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又从新的时代环境中汲取营养,重新予以发挥,尤其是在君民关系上,孟子作了新的阐述,强调了“民”的地位,提醒君王应有重民与敬民的意识。孟子最早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这是他民本思想的集中表现。孟子的民本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孟子反对统治者对民众进行超越忍受限度的剥削,建议统治者注意倾听民众的意见,听政于民。孟子还提示统治者要“与民同乐”,争取民心,赢得天下。总之,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的。

(三)荀子及其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最后一位思想大师,被时人尊称为“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成为执政一方的地方官。

荀子秉持一种自然主义的天道观。他吸取了道家在“天道”上的自然主义成分,着力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这也体现了儒家学说的关注点。

荀子主张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有恶,要去恶扬善,就需要发挥道德教化的功能,因此,一切善的事物或行为,都是人后天积极努力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