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宾礼--中国古代外交礼仪与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宾礼--中国古代外交礼仪与文化交流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宾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外交礼仪,指邦国间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是一种表示亲善外邦、礼遇使臣的官方礼节。当然,宾礼举行的前提是:四方诸侯必须归服周天子,周天子才可以礼遇四方诸侯。此外,诸侯王以下卿大夫和士人亦有相见礼仪,也属宾礼的范畴。这一记载明确了唐朝宾礼仪式活动的主体。自唐以后,宾礼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包括外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也包括“藩国”国王和使臣来朝贡等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宾礼--中国古代外交礼仪与文化交流

宾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外交礼仪,指邦国间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是一种表示亲善外邦、礼遇使臣的官方礼节。周朝时期,实行封邦建国制度,大分同姓和异姓诸侯,让他们去封地建立诸侯国,替天子守卫疆土。围绕着处理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周礼中形成了一系列官方性的礼仪制度和活动,如规定各诸侯定期朝觐天子、天子遣使迎劳诸侯等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大宗伯……以宾礼亲邦,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兆曰视。”

《周礼》中关于宾礼的规定共有八项内容,各项宾礼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不同的,诸侯觐见天子,不仅有具体的时间,每个时间都有具体的名称。当然,宾礼举行的前提是:四方诸侯必须归服周天子,周天子才可以礼遇四方诸侯。此外,诸侯王以下卿大夫和士人亦有相见礼仪,也属宾礼的范畴。如郑玄注《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当然一般所指的宾礼就是指天子与诸侯间的觐见与被觐见的仪式活动,这一传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

唐朝以后,随着中西交通的开启,大唐帝国与中西亚和东亚等国家的外交往来增多,同时与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往来增多,建立起了一种宗主国与藩国间的朝贡关系。这一时期的宾礼已突破原有的范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和内容,如《通典·礼六六》中记载:“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三曰宾礼,其仪有六:一,番国主来朝;二,戒番国主见;三,番主奉见;四,受番使表及币;五,宴番国主;六,宴番国使。”可见当时的宾礼基本上有六种形式,这里的汉字“番”同“蕃”,“番”在汉语词典中有外国和外族的含义,如番邦和番族等。这里指西方边境各国,如唐朝时的官方文献将大食人和波斯人等一律称为“蕃客”。《新唐书·礼乐志六》中记载:“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作与其使者。”这一记载明确了唐朝宾礼仪式活动的主体。自唐以后,宾礼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包括外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也包括“藩国”国王和使臣来朝贡等形式。(www.xing528.com)

明清时期,外国使臣和“藩国”不断来华朝贡,当时朝贡贸易一时兴盛起来,宾礼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逐渐被充实而予以完善。《清史稿·礼志二》中记载,“宾礼: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可见,清朝时宾礼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上至藩国下至士庶相见礼等八种类型,这也是宾礼随时代发展内部不断丰富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