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认为尊重老师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古语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古人更是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有传道授业之恩,因此应当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尊重老师,古人尊师的传统由此可见,并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风尚。
中国古代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道德尺度,也是古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期待。孔子一生执教,始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于律己。他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身正是一种教化学生的道德人文资源,身正则可产生正能量,身不正则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正身应为第一要务,正身才能正业。战国时期的荀子则对教师之职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他在《荀子·致士》中讲道:“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爱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老师这一职业并非人人所为,身正和学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倡导尊师重教,其实是对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而言。作为老师要重教,作为学生要尊师,这两者是互为辩证关系的。让学生尊师,就需要老师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育人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做到关爱和耐心教导学生。对学生有无私的关爱,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中国古代有很多尊师重教的例子,孔子及其弟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典范。正是如此,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得以形成,并积淀成为一种社会美德,至今传承不息,这是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的传统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