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理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理念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中,包含着大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种将不同性格和水平的学生聚于一室,有针对性地予以教育的理念,体现了孔子在教育思想方面的包容性。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堪称典范,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办学中为了增强北京大学的学术活力,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中,获取为我所用的办学智慧,尤其对中国古代厚德载物的观念重新予以发挥,形成了他的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

兼容并蓄的观念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中,作为一种价值准则,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层面,是个体与个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交往交流互动的价值规范。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中,包含着大量兼容并蓄的思想。孔子在教育中主张有教无类,把所有人都看成平等的教育对象,都是有资格接受教育并能成才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孔子在教育理念上的兼容思想。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种将不同性格和水平的学生聚于一室,有针对性地予以教育的理念,体现了孔子在教育思想方面的包容性。

近代以来,受西方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响,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逐渐兴起,这些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出现,以及如何办好现代大学,给当时的办学者提出了时代任务。现代大学从西方舶来,但是在具体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当时就有一些办学者,冲破重重阻力,在这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成绩斐然。(www.xing528.com)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堪称典范,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办学中为了增强北京大学的学术活力,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中,获取为我所用的办学智慧,尤其对中国古代厚德载物的观念重新予以发挥,形成了他的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蔡元培在办学中鼓励“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将其作为办学方针,积极予以实践。在他看来,所谓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鼓励思想争鸣。他说:“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在兼容并蓄办学方针的指引下,当时的北京大学一改旧貌,焕然一新,不仅人才荟萃,更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深入人心。不同学术思想在北京大学的交流、论争、碰撞,使北京大学一时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