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类型的形成,是在兼容并蓄的文化包容理念下,中国文化充分吸纳了多种文明的滋养。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开放性,尤其是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始终坚持兼容并包、有容乃大,创造了中华璀璨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王朝更迭、世事沧桑,中华文化传承延续、文脉不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化而传承不衰。
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他观察到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上穿短衣,便于骑马射箭,于是指出“势与俗化,而礼与变惧,圣人之道也”。他积极主张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这种顺应时代的选择,展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借鉴他者文化的兼容思想观念。多年以后,中国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作为汉王朝的使臣主动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与西域的道路,开启了有历史影响力的“丝绸之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下,外来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借鉴吸收、相互融合,成为中华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中外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从不排斥而且将其作为中华文化形成的精神养分,使自身文化得以融合更新。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盛世,其中汉唐时期出现的盛世之象,被后世称为“汉唐雄风”。汉唐时期,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在文化上,汉唐均是开放和包容的时代,对待外来的民族及其文化,一律表现出宽容和礼遇,显示出了汉唐时代的大国气度。唐朝时期最具典型性,唐代文化气象恢宏,兼容并包,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出现空前的辉煌气象,其开放和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唐人从不排斥。各种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中国文化具有广博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各种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交相辉映、兼容并蓄、融合更新。(www.xing528.com)
唐朝时期西域文化广泛传入中原,长安作为当时的一个国际大都会,由西域等地传来了曲项琵琶、竖头箜篌、羯鼓等。舞曲有《剑器舞》《胡旋舞》《胡腾舞》。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和对待外来文明时体现出高度的包容和开放,致使周边邦国和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十分尊敬,唐太宗被周边邦国和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在对待东突厥汗国的政策上,唐统治者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少数民族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采取和亲的政策等,增进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