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没有被人为修建的长城阻隔,他们间有过冲突,发生过战争,但是始终没有阻拦住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从而最终形成今天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开谁的共生关系,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农耕文化,通过不断吸收游牧文化为自己输入新鲜血液,不断融合更新,增强文化生命力,铸就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文化根基。历史上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一种方式是战争。战争是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间爆发过多次战争,它们或大或小,给深处战争中的老百姓造成较大的伤害,但是战争客观上却起到了促进二者相互交往交流的效果。历史上游牧民族经常入侵中原,进行劫掠,中原王朝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出兵抵抗,这样的战争在历史上多有存在。如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率兵在河套地区抵御匈奴;又如西汉建国初,北方匈奴乘机南下侵扰中原,汉高祖刘邦率大军御敌,后被围困在白登。汉武帝时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侵扰,多次发兵远征匈奴,驱赶匈奴至大漠。以后隋唐和两宋以及明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间的战争时有发生,但他们间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经济关系更加密切。自秦以后,两汉、隋、辽、金、明都曾大规模不断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其中明代的长城最为宏大,明朝曾先后18次修筑长城,最终完成了西起甘肃嘉峪关,北至鸭绿江,全长达12700多里的长城。有形的长城始终没有阻隔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它们彼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始终存在并不断加快着进程。
第二种方式是贸易。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作为两个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与依赖性。游牧民族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放牧,他们的资源就是成群的马匹和牛羊等;农耕民族的经济生活是种地,他们通过种地生产出粮食和茶叶等,他们可以生产先进的丝织品和铁器。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中原生产的粮食和茶叶以及手工制品等是他们所需要的,而游牧民族饲养的马匹等又是中原地区老百姓所需要的,彼此的需求只有通过双方的交换才能实现。这也是历史上为何北方游牧民族较早就同中原农耕民族互相贸易、互通有无的原因。中央王朝常在一些与游牧民族交接地带设立榷场,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民的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游牧民族以畜产品同农耕民族交换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在西南地区历史上就有“茶马互市”的贸易活动,通过经济往来,大大地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种方式是迁移。民族迁移是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不断迁徙流动。古代封建王朝为了开垦土地,将中国的农耕民族迁徙至与游牧地区接壤处,使得大量汉族被安置到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游牧民族在历史上也多次南迁进入中原地区,他们迁入中原与当地汉族相互杂居,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形式上互相影响,一些游牧民族最终融入汉族之中。如自东汉以来,至明清时期,那些进入中原的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党项人等,随着民族间的交融,都悄然融合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在历史上的统治者中,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清朝则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这两个朝代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征服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国家,但是他们进入中原无不学习中原文化,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步伐难以阻拦。(www.xing528.com)
第四种方式是通婚。这种现象自古有之,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一种形式。历代帝王为了边疆的安宁,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通过皇室公主与少数民族首领联姻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交往。西汉建国初年,汉高祖刘邦就采取和亲政策,曾将宗室女嫁给匈奴首领;以后的汉文帝、汉帝都采取过和亲政策,其中最有名的是昭君出塞。隋唐时期,朝廷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也采取过和亲政策,唐朝皇帝也曾将皇女嫁给突厥族、吐蕃族首领。唐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是汉藏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量生产工具、蔬菜种子、医疗器械以及经、史、诗文等典籍,把中原地区的养蚕技术、造酒技术、造纸技术传入西藏。这种和亲策在清朝依然存在,如清朝皇室采取满蒙联姻的政策,建立了世代姻亲关系。总计入关前后的整个清朝,满蒙联姻达586次。毫无疑问,和亲政策对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友好以及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还有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间的交融,这也是形成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纽带关系。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和南部。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的诸多特征: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二是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这两种文化交融的方式主要是移民和教化。由于中国历代王朝大多建都北方,相比之下,双方的冲突、战争较少,之间的接触也不大多,因此,在文化上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迹象并不明显。但是通过相互移民和朝廷的人文教化,双方也有一个文化补充过程。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汉族影响最大的,是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和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及歌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