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类型”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概念,用来认识和概括人类经济生活的基本类型。任何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经济模式都形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维系生存的基本生存资料,人类基于特定的生存环境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类型”,这才有了人类经济生活类型的多样性。而人类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正是基于人类所处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生活在热带环境中的人,其经济生活与寒带有所不同,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其生活习惯和经济生活与平原上的人群大为不同,等等。中国民族学家林耀华在《民族学通论一书中用“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分别取代了苏联学者“经济化类型”理论中“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两大论的构成要素,给“经济文化类型”作出了这样的定义:“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有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经济文化类型是表述人类经济生活多样性的一个概念,将这一概念具体落实到人类多样性的经济生活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生态环境中人类生存适应的状况,对于人类多样性的经济文化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中国民族学家林耀华将中国人的生计方式分为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和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等三种类型,并指出这三种类型之下存在较多的亚类。其中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是中国传统的经济生活模式,历史上曾以长城为边界区分出了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经济文化区。当然这条边界区分标准多样,如著名的胡焕庸线和我国3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考古学家童恩正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半月形文化带”之说,认为在中华版图之中存在着一条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带。这条地带,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是畜牧或半农半牧的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它既是历史上华、戎集团文明分野之界,同时又是多元民族群体彼此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传播带。其中,农耕经济区大致分布在从帕米尔高原东坡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辽阔地域里,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www.xing528.com)
农耕经济使得人与土地间建立起了最为紧密的关系,土地是人生存的衣食父母,土地依赖于人的开发而呈现其养育人类的价值,即人类试图以改变某种生态系统的方式增加流向人类方向的能量,土地成为真正意义上人类的衣食父母。基于我国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亦有丰富的地域特征,其内部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牧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和平原集约农耕型等七种亚类,每种经济文化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