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古代语境中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古代语境中的文化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语境中,“文化”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汉语词汇来使用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与“化”作为两个单个的汉字,一直是分开使用的。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语境中“文”字的原初内涵。这也奠定了近代以来“文化”一词出现后,其所具有的原初内涵,也是至今大多数人将“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使用的缘由。

中国传统文化:古代语境中的文化

在中国古代语境中,“文化”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汉语词汇来使用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与“化”作为两个单个的汉字,一直是分开使用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对“文”字的内涵有较多的论述从字源角度说,“文”与“纹”字相通,其本义是指各色交错所成的纹理。在上古时期,“文”字的字形实为蕴含和传递一定自然与社会信息的符号。《尚书·序》中说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可见“文”字的产生源于象形的符号创造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就写道:“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古今通论》中更是说道:“仓颉造书,行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这都是将“文”字作为一个象形符号来解释的。对“文”字赋予纹理等含义,是在古代典籍《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句话:“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

《易经》中“文”字其含义就是一种呈现在物质表面的装饰性花纹、纹理图案,即文饰。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语境中“文”字的原初内涵。以后的其他典籍中都循此含义而解释,如《礼记·乐记》中有“五色成文而不乱”,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文,错画也,象交文”。《论语·雍也》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记·王制》中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庄子·逍遥游》中说“越人断发文身”。这里的“文”字是指“文身”或“文饰”等含义。以后“文”的含义也被引申出了“文德”“文物”“文采”“文武”等,如郑玄注《礼记》中写道:“文犹美也,善也。”这里的“文”指文德等含义。

“化”在古汉语里是一个动词,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本意有三个层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庄子·逍遥游》中有“化而为鸟,其名曰鹏”,这里的“化”即指变化。《易经·系辞下》中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里的“化”即生成。《礼记·中庸》中说“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的“化”又有“造化”的含义。(www.xing528.com)

将“文”与“化”并联在一句话中使用,最早见于古籍《易经·贲卦·彖传》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天文”和“人文”相对,一个指天道自然,一个指社会人伦,它们各有其存在价值,其中“人文”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教化大众的功效上。这也奠定了近代以来“文化”一词出现后,其所具有的原初内涵,也是至今大多数人将“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使用的缘由。总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文化”一词始终被单独分开来使用,而将这两个汉字放置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语使用,是近代以来才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